关棋禹:“春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每年“春晚”过后,群众都会有一番评价,今年却很奇怪,还没有等群众的评价出来,有记者就早早在《人民日报》发文说“总体美誉度达96.17%”,事实确是如此吗?似乎并非如此。
有关部门有责任引领舆论,但应当看是什么事物?“春晚”应该主要由群众来评价,而不是由有关部门来越俎代庖。
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群众评价是正常的,任何事物都应该允许人们评价嘛,特别是“春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从负责任的角度讲,有关部门应当欢迎和重视群众的评价,但从迹象看,有关方面好像并不欢迎群众的负面评价。
那今年的“春晚”办得怎么样呢?从主旋律的需要和公正的角度讲,还可以,谈不上太好,也谈不上不好,但严格讲,就是一般嘛。
大道理就不用多说了,什么文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等等,从“春晚”承办人的做法看,肯定不符合几年前文艺座谈的讲话精神。这不禁让人们忧虑,我们的一些文艺官员为什么思想境界就不能再高些呢?这样的文艺官员,如能办一场人民群众真正喜欢的好“春晚”,恐怕也难。
应当怎样看待群众对“春晚”的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这是一个很让人伤脑筋的问题,真值得好好地琢磨琢磨,特别是对责任部门来讲。
进行评价的可能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有理性的人,能够通过通盘考虑,负责任地进行评价。第二种人,是通过个人好恶进行评价。第三种人,是别有用心的人,不管是什么事,这种人就是在论坛上兴风作浪的。
第二种人可能占多数,尽管有的确实偏激,但人群就是由多数的普通人组成的,“春晚”就是演给他们看的,所以,还不能说就完全偏颇。
也就是说,虽然普通观众理性的鉴赏能力不是很高,但他们追求娱乐性的要求仍然需要重视。由此说来,从大众追求娱乐性的角度来讲,“春晚”确是存在一定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我试论一下。
1.“春晚”已办了30多年了,群众的期望越来越高,当一台节目确实没有什么亮点时,群众就会感到失望,这些年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2.群众没有说好,承办人不服气,群众就会更来气,弄不好,就要说点更难听的了。
3.本来没有什么太好的节目,可差的节目却能数上好几个,几条臭鱼腥了一锅汤。
4.央视氶办“春晚”的宗旨似有问题,表面上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质上可能是为央视自己服务。
5.“春晚”已是全国人民不可缺少的新春文艺大餐,属性由最初到现在,已经有些变了,央视虽然仍然可以承办,但似不适宜主办,应由文化部门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