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陆低维度地区普遍呈现“印度化”,宋元后的中国也呈这样的趋势――“观网”一篇文章引出的思考兼评吴晓波现象
这里我首先定义一下什么叫“印度化”,只在我这篇作文中有用,别在外引用。
一个地区他的文明开化非常早,相比同期其他地区相当发达,但他始终处在中国学者常说的“邦国”阶段,别说帝国,甚至连“王国”阶段也未曾到达过;他要超越邦国到达王国或统一帝国阶段,总是在遥远外部力量(大多是北方势力)介入下才到达。
我这个定义是否符合印度地区或国家,捌玖不离十吧?历史确实如此,印度地区的文明启现非常早,“哈拉帕文化”始于五千年前,“摩亨佐•达罗”更早,这两个文明都已发达的城市文明阶段,同期其他大多数地区都还茹毛饮血,但他进入王国是在北方雅利安入侵下完成的,比如列国时期和孔雀王朝,以后多次也是在月氏人、嚈哒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统治下才保持王国状态,这些外来人血统一旦稀释,又呈现邦国部落阶段,最近一次印度统一,确实是在遥远的英国殖民下完成的。是故史学界一直有一个说法:历史上的印度只是个地区而不是国家,我就把这个现象称为“印度化”。
事实上这并非印度地区独有,而是欧亚大陆低维度地区普遍呈现,比如两河流域、埃及、伊朗都如此,与印度地区高度的相似性,这些地区的文明开化是相当早的,都是超过5000年的(我们华人对5000年非常有感情),甚至6000千年、7000年,他们的统一国家形成确实是在晚期更北方势力介入下才完成。
中国其实也是如此。我们华人只记得5000年文明,事实上更早,八十年代几次考古证明起源也相当早,也在7000年以上,比如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高庙文化等。虽然大家对“文明”的定义还有不同看法,但不妨碍对事实的认知,他的文明开化要早于同期其他地区,甚至高庙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湖南、黔东南、广西、广东部分地区都是这种类型,但他属于早期邦国时期,学术界常说的“满天星斗”可能就是这个意思,直到再晚两千年后的黄河文明崛起向南辐射,才逐渐走向王国阶段和秦统一,这可能也是学术界常说的从“满天星斗”走向“月明星稀”吧?
因此这是个普遍现象,是欧亚大陆低维度地区普遍呈现,他有内在原因,内在规定性;关于他的解释可能是多元的,地理禀赋、文化生成、种族和迁移,但我以为绝非一两个偶然原因所能解释,是个综合原因。
这个现象两千年前的史学家司马迁可能也看到了,他似乎也不解“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南方明明更有统一条件,可偏偏“让给了”北方。而司马迁看到的这则现象又被他以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一再证实:南方或东南方向经常是实力超过北方,不管是军事和制度实力、经济和物质实力、文化和精神实力,南方经常超过北方,更有条件由南而北统一华夏,但实际进程经常是由北而南,大多数是这个方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