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去政治化”吗?我们认为这一观点不可取

2021-12-05 7254 3
作者: 佛兰次小区 来源: 红歌会网

  最近,一篇标题为《中科大教授阮耀钟谈:教育必须去政治化》(下简称“阮文”)的文章在网上传播甚广,其核心观点就是教育必须去政治化。这一观点是不是出自中科大教授阮耀钟之口,还是有人“借钟馗打鬼”,我们不得而知。但不论是谁说的,这一观点,我们都认为是不可取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首先,讲政治是教育的重要职能和使命担当,教育去政治化,教育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教会学生审美和逻辑。审美就是解决学生的“三观”问题,也就是解决学生的信仰问题。我们这里逻辑,泛指科学知识。

  我们并不否认“阮文”中所说的“过去我们常说,教育是要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但是,历史和现实却无情地嘲弄了它:新中国成立伊始,那些由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培养出来的钱学森们,毅然冲破重重阻力,纷纷回归,报效祖国;而如今,我们自己培养的接班人,却纷纷跑到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去接资本主义的班”这一事实。但是,这一现象不是“教育必须去政治化”的理由,恰恰暴露了我们的政治教育不到位,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短板。这个短板不补起来,我们的教育还会一如既往地给他人做嫁衣裳。

  事实并不遥远,依稀可见。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教育强调与国际接轨而淡化了对自己国家应有的担当,强调知识灌输而淡化人的思想改造,甚至出现了“科学无国界”、“毕业四年挣不到四千万就别来见教师”等等奇谈怪论。如此教育我们的学生,焉能不出问题?这样办教育,怎能不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不会去“接资本主义的班”?

  而“阮文”不去分析原因,却倒打一耙,把问题归结于“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导致的结果,由此得出“教育必须去政治”的结论,并作为教改的药方,这就本未倒置,是非不分了。

  教育不讲政治,是相当危险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教育不讲政治,那么,人的信仰就很难在教育中树立。

  “新中国成立伊始,那些由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培养出来的钱学森们,毅然冲破重重阻力,纷纷回归,报效祖国”,这些新中国建设的伟大的科学元勋之所以甘愿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回国过穷日子,把自己的所学报效自己的国家,恰恰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是有信仰的教育。信仰,难道不是最大的政治吗?“阮文”却把家庭出身与信仰混为一谈,并把之作为对“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嘲讽的把柄,这就贻笑大方了。

  “阮文”说,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种提法本身就不科学”。主张“教育像科学研究一样,本身并没有什么阶级性,没必要给教育强加什么政治使命”。并以美、英教育为例加以佐证自己的这一观点。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这就更是大谬其趣了。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你伟大的“新”中国刚开始那么多人回来,过了三十年变成无数人出去,我就问你这中间的三十年的事儿是不是导致最后大伙对你"新"中国彻底失望的原因??我看你们这些老棺材皮上特么有病吧!成天胡说八道上瘾是吗?
0条回复
讲政治,不能停留在名相上。大象无形的政治才是适合的境界。要讲无产阶级革命化的政治。政治必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联系实际,又不能死搬教条空洞虚假。大家听着都烦的政治课那就是这一类型。
0条回复
教育必须无产阶级革命化,毛泽东思想化,否则哪儿能有无产阶级接班人。在阶级社会,世间的事物只要与人发生关系必然有阶级性,“教育必须去政治化”本质是要去无产阶级政治,搞资产阶级政治。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