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高举收割镰刀,美国一系列行为背后的逻辑闭环
美联储在今天凌晨的议息会议,如市场预期加息了75个基点。
这个并不意外,毕竟在美联储加息之前,美国利率期货市场对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96%了。
所以,这并不算超预期。
如果是加息50个基点,算超预期利好。
若加息100个基点,则是超预期利空。
不过,在美联储加息之前,这件事情还是有一些变数,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加息75个基点,是因为6月10日公布的通胀数据超预期增长,所以认为美联储就会提高加息力度。
但最终美联储是否会怎么做,是否有胆子这么大力度加息,这还是有一些变数。
毕竟一下子加息这么多,基本上肯定会导致经济硬着陆,美国今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济衰退,基本就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即使如此,美联储仍然还是这么大力度加息,这其实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1、美国通胀问题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更加严重,控制通胀已经成为美国优先级最高的事情。
2、美联储已经做好牺牲美股和美债,来救美元已经控制通胀的准备。或者说华尔街大资本集团已经做好这个准备。
这个可以体现在,6月10日通胀数据一公布,华尔街几家大投行,就马上开始渲染6月要加息75个基点,这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的预期马上升温。
这些华尔街大投行,能预测这么准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包括早在今年3月份,美联储首次加息之前,一些华尔街大投行,就直接喊出了美联储今年加息7次的预期。
我认为,美股经过去年一整年的高位横盘,华尔街大资本的真正相关人士,该出货的出货,该布局的布局,即使美股泡沫被戳破,损伤的也不是他们的利益,他们已经做好了戳破美股泡沫的准备。
美联储这次一口气加息75个基点,也说明,我们确实不要低估美联储加息的决心。
自从我去年开始说美联储即将货币大转向开始,我听过最多的话,就是“美联储不可能加息”,“加息了美国政府债务就还不上了。”等等。
但很多这种过于“笃定”的说法,很多都比较缺乏足够的金融知识去论证和思考。
我会通过这些问题,来做一番逻辑推演,论证美国拱火行为背后的一些利益逻辑。
(1)加息与美国还债
“加息了,美国政府债务就还不上了”,是我们可以广泛听到过的一种论调,有不少还是财经大V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不过其实这样的观点,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至少是比较片面的。
比如,加息多久,加息幅度多大,美国政府债务才会还不上。
大多数提这类观点的人,估计连美国债券市场“存量”和“增量”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