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与解殖,法律与革命

2022-07-20 1493 0
作者: 卢荻 来源: 保马公众号

  关于1997年之前香港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前一段期间,英美舆论突然出现热议,聚焦于所谓“是殖民地抑或是殖民统治”问题。自不用说,英国政治建制拒绝接受“否认殖民地”说,其种种说辞中,或许最有趣的是出自前港英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他语带不忿地说自己的历史存在被一笔抹杀了。

▲6月20日晚,香港尖沙咀中心的户外屏幕(图源:中新网)

  然而问题其实无关“历史真相”,因为真相从来就是清楚不过,英国以至国际上从来就知道中国并不承认当年香港是殖民地,而且,早自1970年代就在联合国的角力中,中国成功地让香港从殖民地名单中撤下来。问题是历史理解、阐释、立场,最终是历史正义。今日时势,殖民主义毕竟无法见容于世界范围的政治正确性,就连英国政治建制也在教育领域大事宣扬其特色版本的“解殖”、争夺对殖民历史的解释权,那么,处于解殖旋涡的香港社会就更加需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香港地位:“三个条约”有效论

  与无效论

  正好是40年前,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恃着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战争得胜的威势访问中国,扬言“三个条约有效”,却在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一句“主权不容谈判”面前碰壁,以及随后败退。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

  然后是中英谈判的结果,英国的说法是1997年是“主权移交”,蕴含意思是之前英国拥有香港的主权。中国的说法是“恢复行使主权”,这意味着,无论是1997年之前还是之后,香港的主权一直属于中国,也就是坚持“三个条约无效”论。

  条约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这显然就不是法律问题,而是指向比法律更深层的因素,即是历史正义。中国强调“从来没有失去对香港的主权”,这是认定香港岛和九龙半岛是被占领,不是割让(1997年以前中国出版的地图都是在标示香港的地方括号加上“英占”两字),中国之前失去、之后恢复的是“行使主权”也即治权。

▲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会见香港总督麦里浩

  由此扩及普遍意义,中国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这是革命推翻了法律,就是否定了“不列颠治世”(Pax Britannica)那种赤裸裸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世界秩序的正当性。这个否认,体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而宪章是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世纪世界范围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结果。此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有全球解殖运动,在苏伊士运河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和印支战争之后,这个世界大势终于无可阻挡,“不列颠治世”彻底终结。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