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强:否定土改就是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
晋绥根据地土地改革的历史功绩不容玷污
刘自强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而且不断隐形变异,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迎合了西方势力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战略以及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现实需要,其核心是借用“重新评价历史”来歪曲历史事实,目的是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来否定我们党的领袖、否定我们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得以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它对青年人的历史观、价值观进行了错误的引导,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力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正确对待历史的重要性。从历史的功能来看,学习历史能够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的受益者(国家和个人)来看,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便利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欲通过多种形式消解和降低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扰乱人们的思想;它借用社会发展中的个别不和谐现象来全面否定社会主义道路,企图阻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给予批判。
一、个别所谓的学者专家,夸大晋绥根据地土地改革的失误,歪曲丑化晋绥干部的形象,妖魔化我们党的领导
历史虚无主义借“重新评价”历史、揭露事实真相来否定中国革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主张改良资本主义,歪曲历史真相、鼓吹妥协投降,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坚持错误的唯心史观。我省社科院一位“智”姓作家,创作了一部以晋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纪实性小说《刘少奇与晋绥土改》,在海外出版发行,其中部分章节散发于境内各种报刊杂志,极尽歪曲污蔑之能事,把晋绥土改描写成充满血腥、恐惧、黑暗的“历史错误”。
2016年初,由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期刊和出版社巨力推出了颠覆历史、丑化控诉土地改革,为在土地改革中被推翻的封建地主阶级喊冤叫屈,进行翻案,对土地改革的正义性和合法性进行颠覆的长篇小说《软埋》。这部匪夷所思的小说竟然获得“第三届路遥文学奖”,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教授评价到,“《软埋》是一部结实、厚重并启人深思的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精致的结构呈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批判性与文学性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不得不惊掉各位的下巴。所谓“软埋”就是指人死后不具棺椁,直接埋在土里。民间说法是,软埋者不能转世,没有来生。所以选择软埋的人,心是很硬的,他们是“带怒含冤而死”的人,显示了一种绝决。这部小说记述了建国之初的1952年春,在川东地区的土地改革中,大地主、“大善人”陆子樵为了免于被批斗而死,为了不受其辱,由他下令全家男女老少十多口人自愿,在大宅院里自己给自己挖下坟坑,然后喝砒霜自尽。为了给陆家留下根,让暂时回到同样是地主娘家的儿媳妇丁子桃(胡黛云)使用苦肉计,在斗争会上强忍巨辱佯装与家庭划清界限,亲手打了即将被枪毙的父母亲,得到工作队信任后由胡家回到陆家,由她埋葬了已经躺在坑中死去的所有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