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林:91岁马德静不仅是年纪最大的志愿者
马德静老人虽然已经是91岁高龄,但她却默默地从事着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而且,2015年11月,绮罗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年会组委会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马德静老人这么多年来从未放弃图书馆的志愿者工作岗位,她不仅要管好图书馆,而且要引导正在上学的孩子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她的爱就像早晨那一缕又一缕阳光,让人感到无比温暖,让人觉得她就是孩子们最亲的亲人。
马德静,1931年出生,云南腾冲腾越街道下绮罗社区绮罗图书馆志愿者。1951年至1987年,马德静辗转云南多个边远山区任教。1987年退休后,主动报名到绮罗图书馆当志愿者。她筹集资金重建新馆,承担了图书馆的购书、整理、编号、上架、借阅等工作,30多年义务值守。2015年11月,绮罗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年会组委会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褪色的木窗框,古朴的书架。一双颤颤巍巍的手从整齐有序的书籍中取出一本,轻轻打开书页,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人民网2022年7月21日)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马德静老人最了解山区的孩子们究竟需要哪些书籍,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最需要怎样的帮助。为了把山区的孩子培养成祖国需要的人才,她愿意从事基层图书馆的志愿者。只有在书的海洋中,她才能发挥余热,她才能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继续担当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她才能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她才能把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伟大祖国未来的花朵和栋梁之才。
只有善待和爱戴祖国的花朵,孩子们才能茁壮成长,孩子们才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在书的海洋中找到属于他们的进步阶梯;孩子们才能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不输在渴望读书学习的起跑线上,不输在城乡教育资源不公的巨大差距上。进而,让孩子们懂得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进而,让孩子们懂得用知识改变命运,懂得用科学文化知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懂得学会感恩社会,服务社会,懂得用科学文化知识让伟大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在穷乡僻壤的乡村能有一个图书馆,这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好事。只有把图书馆管理好,才能发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历史价值。只有马德静老人这样的知识分子,才知道这个乡村图书馆的价值究竟有多么重要;只有马德静老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并承受得了大山里的清贫,只有她这个辛勤园丁毫不在乎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只求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只追求让山区的孩子们在精神方面永远不缺钙。
马德静老人已经在图书馆默默奉献了35年,在她的带领下先后有70多位退休老人参与了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而且,绮罗图书馆现有藏书3万余册,每年接待读者6000余人次。可以说,这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在91岁马德静老人和所有志愿者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雷锋同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而且看到了所有志愿者爱党爱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正是在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感召下,才会有爱国华侨10万元的爱心捐赠。笔者相信,他们播下的爱心奉献种子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芽生根和开花结果。
如果说绮罗图书馆是“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那么所有志愿者就是 “中国最美的好人”。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大力弘扬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我们就能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精神财富,并加快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郭喜林,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