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扛不住了,这个国家率先爆发7万人大游行
游行队伍中打着醒目的标语:最好的都给乌克兰了,只给我们剩两件毛衣!
土豆说:
游行队伍中打着醒目的标语:
最好的都给乌克兰了,只给我们剩两件毛衣!
看到这个标语,我认为德国应该感到很震惊,他没想到原来捷克夹带私活,还留了一手,居然还给自己留了两件毛衣,德国已经准备光腚过冬天了。
电价上涨了5倍,天然气价格上涨了8倍。
但是到了今天,欧洲人民应该非常怀念这段时光,虽然贵是贵了点,但毕竟咬牙还买得到。
可昨天俄罗斯宣布北溪1号「因故障检修」,无限期关闭,以后欧洲人民想买贵的都买不到了。
天然气这玩意,和石油等能源还不一样,需要考虑到产能、码头运输、天然气管道、LNG船等各方面的复杂因素,说没有就真的没有了。
没个几年时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整个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超过50%,但有很多国家,没了俄罗斯天然气,是真活不下去,依赖度远远超过50%:
希腊96.4%
斯洛伐克84.1%
拉脱维亚76.5%
奥地利70.1%
匈牙利64.1%
德国61.9%
波兰64.2%
捷克62.7%
.......
在这些国家里面,只有匈牙利独树一帜,说你们要你们的美国价值观,我首先要本国人民过好日子。
除了匈牙利旗帜鲜明的拒绝制裁俄罗斯,其它的都跟着美国想上去群殴。
而在众多国家中,捷克完全发扬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各种好东西一古老的给了乌克兰,要啥给啥,没要的也给。
俄乌冲突一开始,乌克兰还没张嘴,捷克一马当先,向乌克兰送去近百辆T-72坦克,接着送去榴弹炮以及BMP-1步兵战车,甚至在几个月后将全国所有的RM70多管火箭炮援助给乌克兰,这些苏式武器与乌克兰原有武器装备融洽,乌军可以直接上手使用,在战场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几乎是捷克的全部家当,都不要钱一样的给乌克兰了......
一边用着俄罗斯的能源,一边疯狂叫嚣要锤死俄罗斯,就差没自己上了,你看这国家就知道多傻逼了,也就这样的国家,能干出屡次窜访呆蛙,最高峰时候89人代表团的事情。
捷克还威胁要退出中东欧的16+1合作模式,认为要重新考虑合作关系,宁肯自己饿肚子,经济衰退,也誓要做美国的狗。
可捷克的政客吃了美国的狗粮,但是不断飙升的价格之下,捷克老百姓毕竟不是傻子。
昨天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天气还不错,最低12度,最高25度,但高昂的物价终于引发了第一轮大游行。
饱受能源价格飙升折磨的捷克民众走上首都布拉格街头,成为第一个因能源危机爆发反政府示威的国家。
捷克警方估计有大约7万人参加游行,但是游行组织者号称一共有10万人参加。
布拉格大约130万人口,也就是说大约6%的人参加了活动。
抗议者对捷克总理菲亚拉领导的政府的一系列「以美国为导向、以乌克兰为中心」的政策提出批评,主要诉求是:
1、呼吁捷克在军事和外交上保持中立;
2、并采取措施控制飙升的能源价格,要求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商在内的公司签订能源合同。
美国广播公司称,抗议者的诉求还包括要求捷克现执政联盟辞职。
游行队伍中打着醒目的标语:
最好的都给乌克兰了,只给我们剩两件毛衣!
看到这个标语,我认为德国应该感到很吃惊,他没想到原来捷克还留了一手,居然还给自己留了两件毛衣,德国已经准备光腚过冬天了。
德国外长已经明确说了:
相比德国冬季能源危机,支持乌克兰更为重要。即使德国人走上街头抗议能源价格,德国也必须继续制裁俄罗斯来支持乌克兰。
我向乌克兰人民做出承诺,只要乌克兰人民需要我,我就会支持他们。我要兑现我的承诺,不管德国选民怎么评价我,我要实现我对乌克兰人民的承诺!
为了全力以赴的支持乌克兰,德国一些老百姓已经开始早做打算,在劈柴囤积能源了,德国甚至建议洗澡就洗四个部位「臀部、腋窝、脚和腹股沟」,有的火葬场都5具尸体一炉烧了,为的就是节省能源。
宁愿不洗澡,也要支持乌克兰......
到了冬天,他们估计就会说:
冻死事小,失节事大。
而乌克兰也不负众望,为了报答德国,发动了赫尔松大反攻,在广袤沃野上演了一出千里送人头,被俄军的炮兵包了饺子,一昼夜内被摧毁48辆坦克、46辆步兵战车、37辆其它装甲战车、8辆装有重机枪的皮卡车,1200名乌军伤亡......
现在泽连斯基估计雷霆震怒:
为什么我打仗没打好,都怪你们给钱给少了,援助不到位,我怎么打仗!
捷克要加油啊,饿着肚子援助乌克兰......
面对捷克民众的抗议,政府很快做出了回应,捷克总理认为抗议活动由「亲俄势力」发起,并批评称「他们的立场接近极端,与捷克共和国的利益相违背」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都怪普京!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还抱怨天然气价格高,还想着用天然气,你就是亲俄势力,就是不爱国........
这就是捷克总理的逻辑。
现在英国、意大利的首相已经辞职,德国总理舒尔茨的支持率低到了25%,也不知道捷克政府还能扛多久。
但是这一切也就是刚刚开始,后面的剧情更精彩。
还有两个月就要入冬了,而欧洲全靠天然气取暖,那个时候的画面将非常酸爽。
而就在最近,俄罗斯东部军区和中印等国搞了2022东方军演,普京在东部地区就调集了大约2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进行军事训练,而且全实弹演习,为期一周.......
这一幕就是告诉欧洲:说我没导弹了?我库存还多得很,没事,钝刀子割肉,慢慢来。
不过我们还是要说,西方媒体管控舆论的手段确实很厉害,布拉格搞了如此兴师动众的抗议活动,过去了一天,也就是彭博社和路透社进行了报导,而CNN等媒体几乎一声不吭,在脸书推特上的相关评论也都被限流了。
这几天在留言板问:欧洲国家完全无视国家利益,那民众怎么没反应?
我们随便看看,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要加税,燃油税加了5欧分,也就是5毛钱左右,结果法国人民就暴动了,刚有一点苗头,西方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快速占领了各大头条和热搜,特朗普笑得嘴都合不拢,在推特上每天都奚落马克龙,评论都上万了......
可是今天呢,法国的电力价格一年上涨了9倍,达到了1130欧元/兆瓦时,也就是7.8元人民币/度电,是我们的14倍,你看法国有谁闹腾了?
对于普通法国人来说,是用电用得多,还是用燃油用的多?
因为2018年闹腾,是因为马克龙刚刚发表了重要讲话,要重视法国自己的利益,要组建欧洲军,所以,美国的NGO们和媒体们马上就开始行动了,对此马克龙数次警告美国:不要干涉法国内政.....
而到了2022年,涨价的价格是4年前的几十倍,为啥就没人闹了?
2月份一开始,西方媒体就果断的进行了媒体管控,不仅封杀了所有俄罗斯人的社交网络渠道,而且任何有支持俄罗斯苗头,质疑支持乌克兰合理性的言论都被统统封杀。
而法国这一次涨价,是为了美国的盟友乌克兰,为了所谓的美国价值观,是政治正确,美国所控制的媒体和NGO都是支持的,那就是没人挑头,而法国政府都被美国控制了,谁去闹?谁去组织?
9月1日,马克龙发表讲话,说法国不会选边站队,不会做任何国家的附庸......
哎,联合国五常之一,好歹也是原来的「列强」,说这样的话.....
马克龙说法国将继续与俄罗斯保持沟通,但马上一想,我这么说美国是不是不高兴,又说到法国将与盟友保持一致。法国也将继续援助乌克兰,但不会直接参与其中。
马克龙想了想,又说到:法国不准备在印太地区与中国采取对抗策略,我们不处在对抗逻辑之中........
听了马克龙的话,只是表示很无奈,哎......
他说的是真心话,要不他也不会在俄乌冲突之中频繁的给普京去电话,他真不希望欧洲这样被薅羊毛割韭菜。
欧洲有三种政客,一种是如芬兰女总理,也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欧洲主妇,对国际局势的认知还不如小学生,每天沉浸在做圣母婊和道德婊的喜悦中,还光着膀子和闺蜜们天天晚上开PARTY,打KISS......接二连三的爆丑闻。
一种是如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收了美国不知道多少好处,唯美国马首是瞻,甘当美国的冲锋犬,各种场合首先谈美国价值观。
至于欧洲的利益?谁在乎.......
这两种人都混得好得很。
第三种就是如马克龙这样的,多少有点国家意识,想恢复法国荣耀的,那就痛苦了,但凡想考虑本国利益,就要被美国各种收拾。
其实法国真不想当美国的狗,只是没办法。
法国的东北部是德国,有30多个美国军事基地,东南部意大利,有17个美国军事基地,西边的西班牙,最近的就是罗塔海军基地,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奔赴巴黎,北边的英国,那整个就是美国的小弟,专门看着法国来的。
南边的利比亚,政权被美国颠覆了,黎波里正在邀请美国驻军,美国说你让我驻军可以,你给我啥好处?
也就是说,法国360度无死角的被美国包围了,加上学术界和舆论界被美国完全控制,到处都是精美,全国超过12万个NGO蓄势待发,看到这一切,马克龙只能说....我尼玛太难了!
这还不算,美国棱镜系统24小时监听马克龙的电话,特朗普海湖庄园被抄家,FBI专门找到了其中标有马克龙隐私的文档......
8月29日,美国滚石杂志网站刊文称:据两名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曾向他最亲密的助手吹嘘,他了解法国总统马克龙「啪啪时的私密细节」。
特朗普还称,他是通过美国「情报部门」给总统的简报得知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欧洲也就是这样了,这一波俄乌冲突之后,以德国首当其冲,工业和科技加速衰退,老底也快吃的差不多了。
这是欧洲的悲剧,也是战败者要付出的代价。
而中国无数的「精日们」却盼望着中国能和欧洲一样,成为美国的附庸。
他们为什么希望俄罗斯战败?
因为俄罗斯如果政变或者分裂,被美国各个击破,我们就会和法国一样,被美国的军事基地与亲美势力全面包围,到时候,我们会陷入地缘环境的极度恶化。
可惜,俄罗斯不可能失败,因为俄罗斯有最大的一张底牌。
2021年,某东方大国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1407亿美元,是第二名德国的3倍。
但是到了2022年贸易额是多少吗?仅前7个月同比增长了30%。
精日们盼着俄罗斯输,这简直就是在白日做梦。
东方大国说:我不想让俄罗斯输,俄罗斯就输不了!
想输?先问我不同意。
嗯,那是印度,祝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