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居家”碰上地震,跑还是不跑?

2022-09-06 1141 0
作者: 重楼 来源: 红歌会网

  导读

  万一,下一次是更严重的突发事件呢?

  文/重楼

  今年四川实在是太难了。

  光七月以来,先是疫情,然后是高温,高温中伴随着限电与大旱,之后多地“原则居家”或“全域静态管理”,这其中就包括省会成都。

  成都市民“原则居家”,“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二天就因为系统的问题,被“东软”给全员“罚站”了4-6个小时不等——大量居民排队这么久之后还没做成核酸。

  就在成都市民“原则居家”第二个3天周期的第一天,也就是今天,中午12:52分,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

  这是近些年来,成都市内感觉到的持续时间最长、震感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

  那么,问题来了,原则居家或居家隔离期间,如果发生地震,市民可不可以外出紧急避险?

  笔者居住的小区,许多人都跑了下去,然后三四十分钟之后,等人的情绪平稳、确认安全之后,社区和物业开始让人都回家去。

  类似这样的小区应该还不少:

  许是大家都知道情况并没那么严重,都是在小区内活动——从避震的角度,这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毕竟周边都是高楼。

  当然,这些小区应该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原则居家”的低风险区域。

  那么,中高风险区域的楼栋呢?

  有的小区,因为高风险,单元被铁板打围,想跑也跑不脱,更何况旁边还有人在吼“回去回去”。

  这其实是一个各地普遍性的问题。

  直接给单元/消防通道打围、锁门,从管理上来说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但如果发生诸如地震、火灾、台风这样突发事件的话,如果因为单元大门被堵,里面的人没有及时疏散出来,甚至可能会酿成严重事故、惨烈悲剧,毕竟现在动辄近30层的高楼每层6户还是比较常见的。

  “强行吼”的人,笔者不知道他们是出于生活的经验觉得没问题,还是查过震中所在地评估过风险(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第一时间能给出基本位置和大体震级,分把钟之后就能准确给出),亦或仅仅是一种本能,天大地大防.yi最大的本能。

  网络上许多调侃,诸如“等通知”、“一家只能跑一个”、“持24小时核酸外出”,既是一种苦中作乐,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种潜滋暗长的情绪,这种情绪与三年前一面倒的支持“动态清零”,形成了一种张力——这里头既有经济下行,民生艰难的因素,同时也与某些地方的过度防控、官僚主义不无关系。

  当然了,成都平原虽然经常能感受到地震,但是由于离频发地震的断裂带有一百至三百公里的距离,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安全的。这也是许多在成都市生活久了的人,今天比较淡定的原因。目前看,出问题的,往往都是房屋质量的问题,比如外立面瓷砖等往下掉。

查看余下3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