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俄乌局势高潮再起:普京是否“反霸”?
俄总统普京本周三(9月21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形容西方的目的是削弱和摧毁俄罗斯,称“将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反击,以保护我们的人民”。他宣布签署一项局部军事动员令,扬言动用一切可用手段捍卫俄罗斯领土完整。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前几天在中亚峰会上,普京就对坚持战争表现出顽固态度,这是他本周升级俄乌局势的预告。
媒体评论,普京21日的讲话标志着莫斯科自2月24日军事进攻乌克兰以来,这场战争的最大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普京强调:他的目标是“解放”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坚称居住在俄罗斯控制地区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想被基辅统治。
普京的上述表态,某种意义上解决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即俄乌战争中普京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吞并整个乌克兰,是扶持乌亲俄政权,还仅仅是占领乌东?
基本战略目标的游移不定,反映出普京的真实战略水平。如同在金门炮战中,毛主席把目标锁定在阻遏“两个中国”、探清美帝底线(原话:“美国要压蒋,要以金、马换台、澎,我们不干,让蒋委员长多守几年”),在手段上则采取直接对蒋间接对美、打而不登断而不死等,实现战略目标与战术手段的完美结合,才是伟大战略家、策略家(战术家)的手笔。而普京在两方面表现得如何呢?在战略上,似乎不止于乌东,似乎胃口大开,又始终游移于乌东之目标;在策略上则似乎要以短时间内急攻猛进(即所谓闪电战)方式迫乌投降,遭失败,战场局势变成一盆浆糊,弄得多少人都不想再关注,(俄军的表现)甚至引起亲俄亲普人士的公开批评。
近期乌克兰反攻取得一定成效,遂有所谓“局部动员”之举。
被环球网公众号转发的“补壹刀”文章,承认说:“一个现实是,俄罗斯确实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军事压力和外交压力”;以及,“……这场冲突带来的伤害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欧洲老百姓和其他国家也承受着这一地缘政治恶果。”印度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并不追随美西方立场,然其总理莫迪在此次中亚峰会期间亦当面告诉普京:现在不是打仗的时候。普京即面露不悦和尴尬表情,以紧闭嘴唇,抬头看了莫迪一眼,然后又低下了头,摸了摸后脑勺上的头发作为回应。
同时,普京也承认另一大国在战争中的所谓“平衡”态度,实际是表明他一意孤行发动的这场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甚至也得不到他的“朋友”们的全力支持,表明其孤立之深。这正是他的必然下场。
普京的战略目标不明、策略手段乏术,不是体现的所谓“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或“软弱性”,而是暴露了俄罗斯权贵寡头资产阶级,在美西方帝国主义霸权体系面前,那种“欲争霸而不能”的真实困境。正如我们说过的,这实际反映了苏联解体后,在苏联的尸体和葬礼上发家致富,而又奉行以领土扩张和对自然资源垄断为支柱的战略文化,在作为21世纪大国竞争重心的科技、金融和全球体系塑造能力等方面均落伍于美西方乃至新兴的东方某大国的,一个残废的次级帝国主义的自卑、狂想和无法实现的野心。(《聊聊普京的灵魂》)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