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留痕:怪哉!俄有能力轰炸全境却无力击退乌军反攻?
目前,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似乎依然呈现胶着状态。一边是俄军对乌重要基础设施大轰炸的继续。一边是乌克兰军队还在继续对赫尔松等地进行反攻。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即俄军有能力对乌全境内目标进行大轰炸,却无力击退乌军在前线的反攻。
尽管俄军还在继续对基辅周围的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可乌军还是不断尝试在赫尔松一线进行反攻。赫尔松似乎成为了俄乌交战的重点区域。
普京突然宣布了在乌东四地进入战时状态。不但要实行军事管制,还组织平民撤离行动。而乌前线总指挥也明言赫尔松前线吃紧。
这表明面对乌军的反攻,俄军似乎有些难以招架。泽连斯基是信心满满,而俄方面似乎是底气不足。
那么问题就来了。俄军有能力对乌克兰全境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为何却对反攻的乌军没有办法应对?
宣布入俄的乌东四地进入战时状态。用普京的话说就是,“我要提醒的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在成为俄罗斯的组成部分之前实行过战时状态。现在我们需要在俄罗斯立法的框架内正式确定这一制度,因此,我签署了一项关于在俄罗斯联邦这四个主体中引入军事管制的命令,并将立即送交联邦委员会批准。”
宣布这四地进入战时状态,自然就意味着接下来俄乌交战将重点在这些区域内进行。也就是意味着乌军将在这些地区展开大反攻。
宣布进入战时状态,显然与一开始宣布的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有本质的区别。也就表明了俄乌冲突升级为俄乌战争。
乌克兰军队反攻的目标就是要收复被俄“侵占”的领土。而俄罗斯则要进行的就是保卫自己领土的战争。
战争性质变了,战争的规模也就将扩大化。再加上俄已经定性克里米亚大桥袭击案为恐怖袭击,用梅得韦杰夫的话说就是基辅政权已经“纳粹化”,瓦解基辅政权就正在成为俄军事行动的目标。
俄军已经连续对乌全境重要目标进行了10余天的大轰炸,重点打击了乌克兰的能源电力和军火库等重要基础设施,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这表明了俄军还有强大的打击能力。
可是,尽管俄军依然拥有强大的炮火优势,可前线乌军还是有能力展开反攻,而俄军在与乌军的争夺战中似乎并没有优势。难道俄军的强大炮火对前线乌军无力?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这表明了目前俄军的重点不在于与乌军的阵地战或直接交战,而是意在首先重创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战争潜力。实际上就是后勤保障能力以及持久战的能力,当然也在于打击乌军的补给线。
也就是说,不是俄军的炮火无力,而是打击的重点不同。也可能是因为目前前线俄军兵员不足有关。毕竟新动员的20多万预备役还没有完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