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从中国经验看俄罗斯应对北溪被毁的应对措施
俄罗斯的北溪1号、北溪2号,被炸毁,不能送气了;甚至陆上对西欧输送天然气的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被破坏了。大家都指这是美国人破坏的,我也认为是美国人干的,因为,这事,欧洲、俄罗斯均受其害,只美国受其利,其卖给欧洲的油气,大涨价,赚大发了。俄欧关系,也因为这些油气管道被破坏,而面临无法修复的危险。
一边是俄罗斯有大量油气对欧洲出售,一边是输送油气的管道被美国反复破坏,一边是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急需要这些油气,否则不得不去工业化,忍辱寒冷的冬天。这些管道被破坏,既害了欧洲,也害了俄罗斯,只是便宜了美国,让美国有了搞“饥饿营销”的绝佳机会。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抱怨,美国卖给法国的油气比俄罗斯要贵好多倍;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则呼吁必须尊重俄罗斯,必须接受普京的意见。总之,欧洲怨声载道。
但是,油气管道,仍然不能恢复运行,俄罗斯有气卖不得,欧洲照样嗷嗷待哺,美国则照样大赚其钱。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给俄罗斯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设法让美国也甘心情愿地来保护这些油气输送设施,实现俄罗斯、欧洲还有美国的“三赢”,当然,也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双赢”。
首先,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进行市场化改革,允许外资在油气领域进行投资。就是说,俄罗斯主权资本或者说俄罗斯政府不能“垄断”油气的开发和出售,不能“闭关锁国”,要由外资特别是美国资本参与投资。甚至,输送油气的管道公司,也要由美国占有一定股份。这样,俄罗斯的油气,就成了美国俄罗斯共有的油气,美国也能从中得到相当多的利润,这样,美国自然不会破坏这些油气输送设施了。
其次,为了市场化,俄油气开采公司必须股份化改革。如果不进行股份制改革、完全由国家控制油气生产,那么,外资就无法参入到俄罗斯的油气生产领域。在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之后,外资特别是美资才能参股这些企业。这也是中国经验中最突出、最成功的部分。
第三,必须取消在俄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即是说,在开放俄油气开放市场的同时,制定政策,取消外资特别是美资对俄油气公司的持股比例、投资额度限制。这样,美国资本便可以并购至少是控股这些油气生产企业,这些油气企业就成了美国的了。自然,美国是不会破坏自己的企业的。这样做,虽然这些油气企业成了美国企业或者是美国控股企业,但是,这些美资油气企业会提供就业机会、会提供税收、会创造GDP、会搞技术创新、会增加俄罗斯的外汇储备等等,五、六、七、八、九,这当然意味着俄美“双赢”。
第四,为了让美资在控制俄油气企业的过程中放心,俄罗斯应该建立《外国投资保护法》。即,通过立法的方式,确保美资在俄经营的稳定环境,确保其盈利。为此,俄罗斯应该宣扬金融资本扶植实体生产特别是油气生产,同时,规定俄罗斯国有金融资本不得向油气企业输送利益,限制俄罗斯国有金融资本对油气生产的投资,以便于让美国资本在俄安全发展,独享其利。
以上,完全是对俄罗斯油气生产和出口企业改革的一些建议。我相信,中国经济、贸易、金融、货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官僚是应该赞同以上建议的,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据说非常成功。
那么,这样做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呢?一是这样必然意味着俄美关系进入了蜜月时期,不会再发生油气管道被炸毁的事件。二是美国可以为这些油气涨价,这样交给俄的税收更多一些。三是“美元是世界货币”这个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四是俄罗斯更加“与国际接轨”了。五是欧洲也有了油气,不必去工业化了,冬天也不用担心天冷了,当然是“三赢”。
总之,这个办法对俄罗斯、对美国、对全世界有什么坏处?似乎没有。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采纳这种建议呢?
对了,自从苏联解体那起,俄罗斯实际上是一直按照这个建议做的,但美国并不满足,搞了五次东扩。所以,今天的俄罗斯才改弦更张。
【文/吴铭,红歌会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