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推特,超级“网红”将取代拜登成为总统?
熟悉马斯克的人都知道,这位有着现实版“钢铁侠”之称的地球靓仔,
喜欢靠“爆炸”出圈。
之前耍大火箭,导致天空不停地爆炸;
后来耍特斯拉,导致电动汽车不停地爆炸;
10月28日,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正式获得该公司控制权。
虽然暂时还没有“爆炸”的端倪出现,但内行人认为这种平静的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要知道,干一行炸一行是马斯克的标配,这次收购显然也不会是例外。
更何况,这种不务正业的收购本身就已经超越商业行为本身,如今临近美国中期大选,这个特殊时间节点,钢铁侠控股推特,其最终目的可能不是造福人类,而是为了操控舆论。
所以,白宫狼烟会再起,
拜登大概率药丸。
有人说马斯克是科技狂人,有人说马斯克是能改变世界的神,还有人说马斯克是未来带着人类进行宇宙殖民的新文明先知。这些描述,都是不切实际的宣传文案,也都是对马斯克本人非常浮夸失真的定位。
真正的马斯克更像是个网红。
马斯克的大火箭成功了吗?
显然没有,不仅没有成功,用的还都是淘汰到不能再淘汰的垃圾技术,实现方式也粗暴原始,和科学基本上搭不上什么关系。
在马斯克的猎鹰重型火箭中,他连火箭入轨这种简单的操作都完成不了。可见,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高科技。尤其是通过粗暴的堆加动力来提高推力,这个就更没有什么核心科技了。
马斯克的汽车业务盈利了吗?
同样也没有,特斯拉的产销不仅一直在亏损的泥潭里苦苦挣扎,而且在其汽车中,并没有看到有什么颠覆性的科技创造,它用的电池也都是松下产的电池组管理技术,不是什么门槛很高的高科技。
更要命的是安全事故频频爆发,一不留神就来个爆炸、自燃,台湾男星林志颖至今还在医院里躺着呢。
马斯克的星链怎么样呢?
也是灾难,技术上不仅没有任何创新,网速也是慢的离谱。更严重的是数以万计的太空垃圾发射到地球轨道上,给其他国家探索太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更别说这厮刚出圈的时候,其实是想造高铁的。
真空高铁,大家还有印象吗?
时速1000公里的那种。
可能也是觉得这种不切实际的造神运动太容易被打脸,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在太空领域胡诌,所以高铁项目就这么给搁置了。
网红的人设和形象,取决于背后的推手和包装。
马斯克和那些野生网红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是靠着举国体制打造出来的超级网红,属于美国造星运动之下的国家形象工程。
为什么美国要以举国体制搞网红造星运动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