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 | 2022美国对华政策关键词:更强硬
也许有些朋友们还有点印象,老夫于2021年1月1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拜登新政府“应对中国”的关键词来了:更加强硬!》的文章说,当选总统拜登在正式就职前夕接受《纽约时报》的电话专访时,就对华政策表明了态度,那就是比前任特朗普政府和过去民主党政府“更加强硬”。一年来的事实证明,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21告白:元首外交“失灵”,“竞争”大局已定
我们一贯信奉“元首外交”,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元首外交意涵重大,中国元首外交暖人心,中国元首外交给世界添“力”,中国元首外交又一个“繁忙月”……似乎打一通电话,视一个频,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然而2021年中美元首互动的事实似乎表明,美国“不吃这一套”。
2021年9月10日,拜登上任后中美元首首次通电话,老夫写了一篇文章《拜登放下电话干了“三件大事”》:第一,当天开始,撤出部署在沙特的导弹系统,重新部署,“使美国能够专注于制衡中国”;第二,9月13日,对于立陶宛敢于面对中国的胁迫表示强烈支持;第三,9月15日,拜登与英国首相约翰逊、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共同宣布了一项名为“AUKUS”的协议,美国和英国将帮助澳大利亚部署核潜艇,被视为美国等国在南海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新动作。
2021年11月16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首次视频会晤,美国之音就此发表题为《拜习会也无法扭转美中关系的竞争实质》的评论指出,这次峰会并没有缩小两国间的任何重大分歧,会谈结束后双方甚至都没能凑成一份联合声明,美中是各说各话。不过,化解矛盾、缩小分歧本来就不是本次会晤的目的,在会晤后的几个小时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拜习会的目的是为两国进行有效和健康的竞争设立“常识性护栏”,以确保竞争不会滑向冲突。
美国之音的评论说,拜习会后,拜登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也说明竞争是两国关系的主旋律。
11月16日,就在拜习会的当天,美日首次在南中国海进行了联合反潜演习。
11月17日,就在拜习会的第二天,美台政府就在华盛顿举行了两天的政治军事及防务会谈。
11月23日,拜习会一个星期后,美台举行了第二届经济繁荣伙伴对话(EPPD),议题包括半导体芯片等供应链韧性、如何应对北京的经济胁迫、数字经济与5G网络安全以及科技合作。7月底,美国重新启动了与台湾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协议的谈判,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戴琪与台湾贸易代表的会谈标志着台湾与拜登政府之间最高级别的直接接触。协议还没有最终敲定,目前双方还在接触中。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