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夫:孙力军用“套路”玩转“制度”,有解吗?
近日,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五集反腐专题片《零容忍》热播,给人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第一集《不负十四亿》的“主人公”孙力军,他面带微笑,轻松自如,侃侃而谈,压根就看不出是一个犯罪分子在坦白交代,倒像是一位成功人士在“介绍经验”,其得意之心溢于言表。
从节目可以看出,孙力军虽然一路腐败,却一路升官进爵,几乎成正比发展,越腐败当官越大,2018年坐上公安部副部长位置后,居然还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十五年规划”,争取要五年上一个台阶……
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呢?孙力军说:“我一直在反思,我为什么犯了这么多错、走了这么远?你是做公安的,是公平和正义的维护者,没想到自己成了一个法治建设或者公平正义的破坏者。”
他思来想去,最后把原因归结为“丢掉了理想信念”。可是,在开除孙力军党籍公职的通报中有这样一句评价:“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从未树立”何来“丢掉”?显然他是在避重就轻找一个不痛不痒的原因,企图掩盖真相,获得宽大处理。
好在节目为他总结出了升官发财的“套路”——“以权生钱、钱复生权循环转化”。从他1988年参加工作,到2018年坐上公安部副部长位置,这30年的辉煌腾达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他的“套路”是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
为什么这个“套路”能够帮助他平步青云?因为精准地逮住我国领导干部任用制度的“命门”——多数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往往只要搞掂一个人,就可以升官发财。孙力军发现,什么“理想信念”,什么“为人民服务”,其实都与升官发财没有直接关联性,只要大把捞钱、大把送钱,就可以当更大的官,当了更大的官,又可以捞更多的钱……
孙力军不仅自己把这个“套路”玩到炉火纯青,而且教会了一帮小弟兄,这不,王立科首次给孙力军送上一张存有100万元的银行卡,然后又不断送上银行卡、美元、公司股份等。孙力军在节目中轻松愉快地谈到:“他(王立科)每年来北京四五次,每次都给我30万美金,放在一个小的海鲜盒里面。他每次来就说,我给你送点‘小海鲜’,我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王立科历年仅仅送给孙力军的“小海鲜”就累计达人民币9000多万元。当然,孙力军也没有让他失望,王立科官至江苏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2021年9月被双开,同年10月被逮捕)。
对于领导干部大面积腐败问题,我们反腐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可是为何越反越腐呢?我们有没有从根本制度上加以反思和改进,或者叫做“自我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