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同志”称谓的回归
曾几何时,“同志”是一个多么高尚而又亲切的称呼。“同志,问个信。”“同志,借个火。”那时,这些话语能随时随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相互不认识,一声“同志”即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我们是同志,我们有共同的理想,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人充满光荣感和使命感。
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同志”这个称谓一下子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人们很少再用他来称呼彼此。即使偶尔有人用了这个称呼,也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同志”这个词居然变成了某现象的代名词。我无意对这种指代现象作出评价,但用“同志”来指代该现象,让原本高尚、神圣的称谓歧意化、扭曲化,着实令人感到心痛和不解。 “同志”一词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归根结底是人们对当初崇高革命理想的淡化,是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同志,乃志同道合者也,此志此道,是革命成功,是天下为公,是消灭剥削,更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的崇高革命理想逐渐在淡化,火热的革命情怀、纯洁的阶级感情也日趋被娱乐化,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蔓延,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对我们崇高的革命理想恣意嘲讽、质疑,甚至对我们的革命英雄恶意抹黑乃至否定,这些杂音给全社会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巨大。试想,崇高的革命理想、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伟大目标一旦失去,我们的青年又怎能担起未来建设国家的重任呢?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种现象说明当下我们全社会在思想舆论领域亟须正本清源,纠偏树范。想要解决思想意识上的偏差,就得从“教”和“化”两个层面加以引导,妥善解决。
“教”,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从学校课堂、文化节目、电影电视、网络环境等入手加大教育力度,使人们能辨清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袭,守牢思想阵地。“化”,就是通过环境的影响来感化。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除了“教”更需要“化”。“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性中恶的一面使人们可以轻易地放弃“教”的内容,放纵一己私欲。所以要全社会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通过社会大众监督、共同弘扬正能量、崇尚英雄模范等“化”的途径,来逐渐解决人们价值观上的偏差,从而达到净化人们思想的目的。
好在,国家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这些问题。近年来就思想意识及文化舆论领域一些乱象问题,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治理,社会风气、舆论环境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逐渐得到改善。眼下,社会上正能量的声音、行为逐渐多了起来,还有一些年轻人也重新用起了“同志”这个称呼……可以料想,全国人民重新拾起当初革命理想之时,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同志,你是时候该回来了!
【文/江子文,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首发公众号“红歌会网杂谈”,欢迎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