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国主义是腐朽和垂死的吗?
马克思、恩格斯一度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短暂的阶段,会随资本主义危机而灭亡,这是过于激情浪漫的判断。
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深刻的变动中。关于它的前途,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布罗德尔说:"虽然西方资本主义今天正经历种种危机和曲折,但我并不认为它是明天就会断气的"病夫"。资本主义今天肯定已不再象当年那样,甚至连马克思本人也不能不对当年的资本主义表示钦佩。
1916年,列宁在阅读了148本德文、法文、英文、俄文著作并作了大量笔记的基础上,创作了《帝国主义论》一书。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的思想是引起人们争论最大的一个。有些学者明确地讲:列宁的这一思想已经完全过时了,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
我们首先来也了解列宁的观点。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第112页)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就是由它的这个经济实质所决定的。紧接着,列宁联系他在本书第二章中提出的“这种最新的资本主义究竟‘过渡’到哪里去”(第34页)的问题,指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面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结构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第112页)这里所说的“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是指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列宁考虑到沙皇政府的书报检查,不得不用暗示的,隐讳的词句来说明这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列宁通过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分析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街的规律,阐明了反修斗争的重要意义。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第114页)这时资产阶级愈来愈脱离生产,成为“食利者”,并且严重地阻碍着技术的进步。但是,这一腐朽的趋势并不排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可能性。列宁指出,“整个说来,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第114页)在这里,列宁再次阐明了他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即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问题。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基础。
最后,列宁指出,垄断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这种矛盾的尖锐化,是从量界金融资本取得最终胜利开始的这一过渡历史时期的最强大的动力。”(第114页)列宁特别着重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激化使得“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第116页)尽管资产阶级力图把这个外壳继续保持下去,但是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的规律,这个外壳迟早总是会被消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