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改善基层吏治政治治境的关键

2022-05-29 989 4
作者: 天下事天下人说 来源: 红歌会网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国家重要理论思想之一,其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从严治吏”,防止“吏治腐败”。对于各级地方基层政府来说,要将之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改善本地的吏治政治治境,关键之处在哪里呢?

  昨晚,一位好友与我电话交流了近一个小时左右,使我深深感受到,其关键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组织部,取决于他们在对干部的考察中,到底是唯上,还是唯下!

  在他们考察干部过程中,特别是考察上级党委拟提拔干部的过程中,他们到底是简单地走程序、走过场,按照官场潜规则办事;还是真正坚持原则,认真履行组织职责,严格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精神,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详细调查考察对象在任期内是否真正履行了岗位职责,其管理的单位和部门,有没有什么重大问题,然后再将真实的考察结果如实向上级党委报告。只有后一种做法,才能有效避免“带病干部”被提拔现象的发生,才能有效改善当地吏治政治治境,从而真正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我那好友,是南方农业部门一名普通干部。纵然当地连续两任市委原书记先后被查,但当地组织部,在对他单位前任领导晋升提拔考察中,采取的依然是前一种做法。我那好友根本没有看见当地组织部人员,深入到他单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考察那位前任领导任职期间,是否履行了职责;调查他主管的单位和部门,是否存在重大问题!他最后看到的,只是当地组织部在他单位大门口,张贴出的一纸干部晋升提拔公示。从公示内容判断,那完全就是国内一种普遍存在的官场潜规则:即对于某单位或某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往往在其临近退休换届时,先让其退居二线,然后再在非领导职务上晋升提拔,使之能够享受更高一级的退休待遇。

  我那好友其实也明白这种官场潜规则,也明白要改变这种潜规则,并不容易。但是,由于他在这个内部管理混乱,诸多领导不作为、乱作为的单位里,过去所受到的不公平遭遇,实在难以释怀。特别对于他心爱的妻子去年在办理棚改手续过程中,在本单位遭受到的种种刁难和耻辱,一直郁闷在心。

  因此,我那好友便偿试着打破这种潜规则。他按照组织的公示要求,直接向组织部提出反对意见。详细述说了其前任领导,在任职期间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本单位在干部管理、公章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各种乱象。

  我隐隐为我那位好友感到担忧。因为他毕竟人微言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根本引不起当地组织部的重视。我更担心当地组织部的领导,会象国内其他一些地方官员一样,不去解决我那好友所提出的问题,而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在我好友身上,我深深感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能仅仅体现在口号中,而应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践过程之中,这是真正能够有效改善基层吏治政治治境的关键!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今天,我那好友向我述说,一个两年前刑满释放的女贪污犯,竟到我好友办公室内,公然找我好友的麻烦!她犯罪是乡镇的干部,竟对我好友上一周破打破市级官场潜规则,状告市农业农村局存在诸多乱象,不宜提拔其前任领导的行为,似乎十分了解,大骂他只会四处告状!当地的“吏治”当真有些可怕!
0条回复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对于影响干部工作态度,对谁负责的问题上作用很大。如果提拔干部问题上要求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那么那些干部,在对于人民群众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会更加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更加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如果不去征求广泛的群众意见,这样容易造成那些干部,只是对领导负责任的工作态度。造成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0条回复
你那好友真是性情中人,老兄完全可以借此写一篇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0条回复
老兄当真是仗义之人,高才!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