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停运、地铁线路被砍,公共交通如何驶向下一站?
“公交发车时间太长了吧,等车太难了”“高峰期30分钟一趟,非高峰期1小时一趟,我家门口去老火车站的9路已经停了几年”“路程顶多五六公里,愣是等了将近一小时公交车”……近几年,公交停运在多个县城出现,如今近千万人口的河北保定也出现多路公交停运情况。
保定多路公交停运迅速引发关注之后,7月19日,保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下称“保定公交”)发布通知,试运行两条线路。“掌上公交”小程序显示,保定目前仍有多条线路处于停运中。
保定公交此前曾在回应中提到“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被迫全部退出营运”,所以有人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该地使用了新能源公交车。
广州交通与互联网研究专家苏奎并不这样认为,他在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时表示,“客流减少,企业经费不足才是原因”。
而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博士认为,公交停运与财政收入下降有关,解决地方政府当前的财政困境才能化解公交运营困难的局面。
公交停运的消息三番两次冲上热搜,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心:公交停运会不会成为一种趋势蔓延到更多城市?不愿具名的城市管理专家表示,确实还有一些城市面临类似情形,这可以视作“一个全国性的、必须从宏观上考虑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除了多城公交停运,深圳、杭州等一线、准一线城市地铁规划线路和里程被砍也引发关注。国家提高地铁门槛的举措让不少城市的地铁扩张搁浅。苏奎认为,这是让地铁回归最基本的交通功能。
而徐高表示,该举措是想规范地铁建设,能够保证地铁建设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也能避免地方政府负担过重、挤压政府履行其它职能的情况。
都是新能源公交的锅?
保定公交6月27日回应称,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公交客运量骤降,公交运营收入不足正常经营的30%,并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公交公司经营资金异常紧张。
此外,该公司还表示,首批购置的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
该公司在回应中也指出,公交公司只能根据现有运力情况,重新统筹调整线路车辆配置,以向客流集中线路倾斜、向上下班高峰时段倾斜为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更多的市民出行。
该公司当时表示,以公交目前经营现状,暂无力恢复包括18路在内的临时停运线路运营,在公交运力、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交公司需优先考虑恢复市区内临时停运的23条线路保证市民正常出行需求。
近三周后,终于有了转机。7月19日,微信公众号“保定公交有限公司”发布通知称,为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市区公共交通出行结构,市公交公司结合市民出行需求,将试运行18路、7路两条线路。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