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奇迹:“精英”切齿,庶民狂欢
不管喜欢不喜欢,只要稍微正眼事实,就不得不承认刀郎创造了奇迹: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中国歌曲的播放量会转瞬间成为世界第一?
——以前谁曾想过流行歌曲竟然能跟传统文化文言文如此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歌竟然会让人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那么多中国文化、中医、哲学、历史等知识?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歌竟然能激发那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不用别人督促催逼就心甘情愿抱着词典琢磨歌词学习传统中华文化?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歌能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地横扫乐坛、如此强烈地激发全民的创作兴趣——越剧、秦腔、京剧、豫剧、淮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各个富有地域特色的版本争先恐后愿竞相出炉;AI版、笛子、二胡、古筝、吉他、口琴、琵琶、扬琴、唢呐、西洋乐器齐上阵;电音、流行、爵士、摇滚与雷鬼风格无所不包、引起全民的文艺狂欢、各种艺术各种表现形式一起你追我赶竞相唱和?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歌能变成一种政治现象和政治术语?——当年《阿Q正传》一出,人们纷纷“对号入座”,认证身边的“阿Q”。如今《罗刹海市》一出,人们纷纷“对号入座”,认证身边的“罗刹海市”“马户”“又鸟”“插杆儿”“公公”“半扇门楣上裱真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从此世界上中国人独创的政治术语在“阿Q精神”外又加了个“罗刹海市”。能有如此神奇社会效果的歌全天下还有哪个?
——以前谁曾想过一首歌能如此强劲地宣扬了民族文化、中华文明、如此激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歌坛上别人唱歌是互相抢饭碗,刀郎写歌唱歌却是到处送饭碗。光一首《罗刹海市》就足以带红淄博蒲松龄家乡旅游;一首《花妖》就足以把杭州旅游推向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起码这首歌让许多人从此知道了杭州历史上哪朝哪代的名称各是什么,对杭州的历史人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不再是单纯的走马看花观风景)。他的歌让无数靠民族文化为生的人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获得无数新商机。著名歌星那么多,能做到这些的有几人?
对刀郎的这一奇迹,普通庶民一片欢呼,而中国音乐界的权威大腕们几乎出奇地一致保持沉默。这还算客气的。不客气的则以“专家”“权威”“精英”身份跳出来对刀郎和刀粉们嗤之以鼻泼妇骂街:“文字垃圾”“情绪的狗屎”“太脏太丑太下贱”“错落连天”“没啥艺术含量”“脏污之物、污秽之言”“挑动社会戾气”“歧视女性”“文盲写的”“低俗浅薄无聊”“乌合之众的狂欢”“没有自我”“最没有水平”(用自己满口的“情绪的狗屎”“污秽之言”去指责别人“低俗”,这也太讽刺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