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哪有什么大新闻?不过都是“茶壶里的风暴”
(金山岭长城)
1)2023年11月24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登记的最后一刻,所谓的“蓝白合”流产了。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各自推出了自己的候选人组合。这让很多一心期盼“在野大联合”、“下架”民进党的台湾民众,倍感失望,这也让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获胜的概率大幅上升。
2)大陆网民对于这一新闻,表现出了两种态度:一种是骂国民党、民众党有太多的“小算盘”,不顾全大局,宁肯让支持“台独”的赖清德上台,也不想尽力促成两党的合作;另外一种是,“那就让赖清德上台好了,还能早点看到国家统一呢”。当然,后一种说法多少带有一些“赌气”的成分在里面。
3)在网络时代,台湾进行的各种选举,也给了大陆网民一个观察所谓“民主”制度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大陆网民看到了在选举政治之下,所谓的“民主”,往往不过是一个幌子,当权者排斥异己、贪污腐败,在野者口号喊得“震天响”,心里想的还是如何爬上权力的宝座,然后让支持自己的一派人“吃香喝辣”,去分赃。这算什么“民主”?不过是谎言和金钱包装下的“权力的游戏”而已。
4)国民党和民众党最后一刻“谈崩了”,并不令人意外。在台湾内部,就有很多人预料,“蓝白合不了”。国民党是个所谓的“大党”,钱袋子很足,但是侯有宜的支持率低于柯文哲,侯有宜要当“正”的,说服力不够。民众党的柯文哲虽然在支持率上占优,但是,民众党是个“小党”,财力不足,柯文哲要当“正”的,又拿不出钱去支持国民党的那些民代候选人举行的选举活动。说到底,侯有宜和柯文哲,都不想当副手。最后,“蓝白合”破局,说明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众党,都想清楚了,如果自己不能当“正”的,宁肯让赖清德上台也无所谓,两党各自去拼民代的席位更好。这同样说明,台湾所谓的“民主”,没有什么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都是政党私利高于一切。
5)对于台湾所谓的“民主”制度,台湾有些人一度感觉很好,甚至自诩自己是“华人社会之光”。但是,过去十几年,台湾社会的真实情况告诉我们,所谓的“民主”,不过是政客和政党争权夺利的“游戏”而已,根本不是让台湾人民当家做主。放眼全世界,选举政治到最后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候选人选的不是人品,更不是执政能力,而是受欢迎程度。更严重的是,在选举政治之下,金钱和权力会加速组合,让社会中的政治精英和商业精英串通起来,坑害普通老百姓。而最关键的为人民服务、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则沦为空洞的口号。台湾的所谓“民主”制度,比新加坡的治理效果差远了,比大陆也差远了。正是有台湾这个打着“民主”幌子的失败案例,大陆网民会对所谓的“民主”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