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接着立华老师讲“主要矛盾转变”

2024-06-06 1793 0
作者: 李克勤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题记】今天上午读了昆仑策发表的王立华老师的新作,有了一点感受。在此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说法,我也“接着讲”点感想。“主要矛盾”,一看这几个字,自然会想起毛主席的《矛盾论》。立华老师的文章正是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方法论进行分析研究的。他是就抗战时期红军大学改名为抗大展开讲“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的。一个“主要矛盾”,一个“转变”,这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

  01

  读《王立华:从“红大”改名“抗大”看主要矛盾转变的意义》之后,有点感想。

  主要矛盾,对当前中国来说,是个真问题。如何认识和理解主要矛盾,这包括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转变,以及如何应对主要矛盾,这些都需要有深入的理解、认识或者研究。立华老师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为对象展开讨论,的确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读来颇有意味,发人深省。

  立华老师指出:“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矛盾变化是先知先觉,而且认清后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调整方针政策,赢得了历史转变中的先机和主动权。”

  的确,抗日战争时期,所谓理论先行,主要也是主要矛盾提出以后,我党在毛主席领导下形成一套理论,并通过包括抗大在内的一系列机构,迅速转化为涉及到各个阶级、各个方面的想法说法做法,总体上让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所有抗日的人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道器变通。这与红军时期的态势,完全不同。可以说,到达陕北以后,从红军大学到抗大,实际上标志着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在全中国至少在抗击外敌这个民族大事上已经事实上领先了。由此,基于思想领先的政治挂帅,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战线里的政治主动权而得以体现出来,其主要标志是《论持久战》被国共两党一直公认为是一份可以用作指导抗战全局的文件。这是由道而器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论里经过实践到认识后,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的那个环节。

2.jpg

  《论持久战》出版以后,全面抗战的局面,开始改观。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战,逐渐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恰恰与抗大毕业生到各地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的结果,正如文中所说“有的就是一个人深入敌后,连单枪匹马都没有,但他们依靠和发动沦陷区人民群众,很快就在敌后发展起相当规模的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把日寇后方搅得天翻地覆、天昏地暗”。很快遍布敌后星罗棋布的小根据地几乎是一夜产生了,局部突破带来整体推进的效果。

  《论持久战》提出的著名“三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得到整个抗日战争的验证。可以说,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走在时间的前面,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能动性,日本鬼子领教了,美国军人开始欣赏了,当然蒋介石更加担心了。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