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海蓉:万隆会议留给我们什么?

2024-09-10 1032 0
作者: 严海蓉 来源: 食物天地人

  导语

  201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文作者严海蓉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发言。她指出万隆时代有两个遗产,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遗产:今天反抗新自由主义的社会运动的兴起。如“农民之路”,正是第三世界的、跨国的、反华盛顿共识的农民团体联盟。正如当年的亚非拉人民的团结一样,这样的联盟今天也是跨国的反帝、反资运动。

  同样是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会议,希望今天的中非合作论坛继承万隆会议的精神,发扬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独立自主、互助团结的传统,反抗新自由主义!

  图片来源:网络

  2015年4月18日我在杭州参加了万隆会议60周年的纪念研讨会。会议组织者安排我点评津巴布韦的学者萨姆•莫约(Sam Moyo)的发言。

  萨姆•莫约是非洲农业研究院(AIAS)创始人,也是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CODESRIA)前主席。他的发言题目为“Thoughts on China’s presence in Africa today”(关于当下中国在非洲的一些思考)。

  我和莫约的讨论后来澎湃有报道,网上也有一些转载。因为澎湃报道是基于会上的同声传译整理的,传译过程中不免有简约和疏漏,加上点评时间有限,尽管主持人白永瑞教授已经很照顾,我也没能完全把话说完整。因此,最近把我讨论的内容整理出来。

  莫约的发言内容见澎湃的报道: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3594,我非常推荐他2012年的文章:Imperialism and Primitive Accumulation: Notes on the New Scramble for Africa (Agrarian Sou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181-203 (帝国主义和原始积累:关于对非洲新掠夺的笔记)。

  一

  边缘地区、半无产化、原始积累

  萨姆·莫约博士在他2012年的文章《帝国主义和原始积累》中提问:什么叫资本的原始积累?原始积累与全球体系是什么关系?文章回顾了列宁和罗莎·卢森堡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列宁和卢森堡分析论述的背景是20世纪初欧洲大型垄断企业和国家力量领导的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和军事化。他们都看到了这一过程中的暴力和超经济手段。不同的是,列宁把对非洲的掠夺看做是垄断资本的结果,认为这将产生最终的不平等发展、战争和革命,但是他也认为这一轮掠夺将同时给边缘地区建立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卢森堡则认为对非洲的掠夺是资本主义内在的需求,资本主义需要通过对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占有来解决其自身的消费不足(underconsumption)的问题,对非洲的掠夺重演原始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导致战争升级,直到非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解,而这就带来资本主义本身的不可持续和终结。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