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的预言失败了吗?
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我向来没有一种有依据的思考,只有零散的知识碎片,直到读到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我才醒悟,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也同时理解了,过去我所读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下所编写的历史,其实是一种颠倒了历史视角的历史。它使我以为朝代的兴盛和败落,是那些帝王将相的英雄才能或者腐败无能造成。
但实际上,真正的历史舞台是属于人民,而不是统治者,是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是农民的每一次的反抗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可最终都被统治者享受了果实,同时掩盖了事实。
那么,什么是阶级斗争?就是奴隶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封建社会的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句话,至今以来的社会历史都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互相对立的历史。
从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社会结构只有五种,按照自然发展的秩序就是:原始共产经济社会结构、奴隶社会结构、封建社会结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将来的共产经济社会结构。在近代,中国的封建社会受到了外来的压迫,所以不能自然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我们最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各个社会结构中的阶级斗争又是如何一步步产生的呢?
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依靠集体的采集和渔猎而生活,这时候,除了维持生存以外,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剩余下来,也就不存在剥削。
然而,随着生产力向前发展,有了农业和畜牧以后,就不再需要集体的劳动生活了。特别是农业,可以由个人为单位来进行小规模的生产。这时候,生产的性质由过去的集体的性质走向了个人的性质,私有制就成为一种必然。
如此一来,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要走向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奴隶制社会。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社会结构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一变化,整个社会结构就要发生变化。明白这一点,就明白了接下来各个社会结构的转变。
奴隶制社会的生产方式,固然是比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进步的。
因为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可以使用到生产劳动里。此外,奴隶主集中了奴隶劳动的剩余生产物,就可以使一批人脱离劳动,专门从事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活动。因此把社会的文化推进了一步,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期。可是,这个文明时期,是以残酷地剥削奴隶的劳动力为基础的,是由奴隶的无数生命、血汗和眼泪筑成的。
其实,最初的奴隶,是在奴隶主的家庭范围内使用,奴隶主一般也会参与劳动,这时候,剥削比较缓和些。但是到了后来,奴隶劳动的规模变大了,几百甚至几千的奴隶组织在奴隶大农场或奴隶工场里劳动,奴隶主人把奴隶的管理权交给了代理人,自己完全脱离了劳动,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
奴隶的痛苦,奴隶主是毫不顾惜和体恤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奴隶劳动的情绪是极低的,他们对劳动十分厌恶,时常破坏劳动工具,作为出气泄愤的方式,甚至产生了暴动,奴隶制发展到这里,就表明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其实,在奴隶制社会的末期,一部分剥削者就发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优点,即把土地分给劳动者,让他们自己经营,然后每年向他们收取生产物的大部分作为报酬,这就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等到奴隶忍不住残酷剥削,产生暴动,把奴隶主的统治打垮之后,这种方式就成为了新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那就是封建社会制度。即封建社会的核心,又建立在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上。
换句话说,是由过去的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转化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农民其实也是农奴,所以鲁迅才说:“中国过去的时代是百姓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暂时不能做奴隶的时代”,可谓一针见血。
而毋庸置疑的是,封建的生产关系是比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更进步的。因为之前的奴隶不能占有土地和建立自己的经济,但是农民可以。农民每年生产的东西,除了一大部分交给地主作为地租以外,其余就归自己所有,这就比过去的生产有了动力。
但是,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总是越来越厉害。例如,就中国来说,每一个封建朝代的最初一两位皇帝统治,对农民的剥削可能还轻些,但是一代一代传下去,对农民的剥削就加重起来,一直到使农民的生产遭到破坏,甚至连生存也不能维持。这样,农民又忍受不下去,终于要大规模起来暴动,反对地主统治阶级。
如此一来,就表示封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完全适合的。可是,仅仅有暴动,只能对地主阶级的统治给予打击,迫使地主阶级做出让步,不能根本推翻封建的生产关系,除非社会的生产力又有更高度的发展。如西方的工业革命,就使后来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推翻封建社会的政权。
而在封建社会的中国,一直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因此,农民的暴动,是不能推翻地主阶级的。农民每次造反的果实就又被下一个统治者篡夺,建立起新的政权。
前面说了,我们近代封建社会遭到外来的压迫,不能按照社会结构的秩序自然地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那么对于西方,封建社会是如何演变成资本主义社会的?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实也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的,是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些城市里,一天比一天集中起更多的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这是资本阶级的雏形。
当商业一天天的发展起来,市场上对于商品的需要扩大后,手工业也就发展起来了,进一步就变成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所以,从手工业发展为工场手工业,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资本家投资开办工场,雇佣工人到他的工场里工作。
又当商业进一步发展和蒸汽机发明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更加飞快地发展起来,生产力空前提高。然而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资本阶级在社会上是没有平等地位的,他们的活动受到限制,他们做生意的自由受到限制。如此一来,他们就要起来反对封建社会的统治,向他们提出“平等”“自由”的要求,因而发生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这次革命斗争,是城市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和农村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暴动互相配合,也就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互相联合。
无产阶级这次对准的是敌人的敌人。而再往后发展,无产阶级发展壮大起来,那么,就又要与资产阶级对抗了。就像封建社会产生了它的掘坟者——资产阶级,资本阶级也最终会产生它的掘坟者——无产阶级。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讲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如同魔法师施展法术一样创造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生产力。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上文明过度,生产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产生了生产过剩的社会瘟疫现象。因而不断出现了周期性的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的商业危机。
而资产阶级如何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是一种好的办法吗?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防止危机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由此可见,生产力强大到资产阶级的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时,就表明它本身的关系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就像过去的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被封建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封建的生产关系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被资本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资本阶级过去对准封建社会的武器,现在要对准它自己了!而且资产阶级也产生了它自身的掘墓人,就是工人,就是无产阶级。在工人越来越受剥削的情境下,就要起来反抗,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所以在《资本论》里,马克思这样笃定地断言:“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可是,从《资本论》第一卷中预言“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半世纪。但我们却发现,资本主义虽然经历过多次危机,但仍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那么马克思的“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的判断错了吗?
我们不能否定马克思论断的错误,在当时的那个条件下,做出这个论断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因为当时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确实已经斗争到了十分严峻的程度,一触即发,大有全世界都将很快实现社会主义的趋势。
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等进行了完整地研究,从中有针对性地找出可能导致自己灭亡的不足之处,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制度、体制等,从而缓和了与无产阶级的矛盾,避免和延缓了爆发。
如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程度的降低、增加工人福利、通过国家强制性措施或手段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充足的医疗、教育、住房、贫困、交通保障等。
另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社会条件不够成熟,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全世界物质资产极大丰富,人口整体素质非常高的基础上。而今我们距离这个过程还有很大的差距,无疑就给了资本主义生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