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

2023-02-26 674 32
作者: 士心 来源: 红歌会网

  前言:与鸿剑和刘光晨讨论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这样的争议:1.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哲学 2.马克思哲学特征和本质 3.马克思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是否一致等问题。就此发表笔者见解。

  一、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哲学?

  按当下思维意识,对既有思想、世界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反思就是哲学。主义是对社会的政治主张,建立在对现实反思基础上,理所当然包含哲学,并且哲学是主义的核心和灵魂。任何‘观’‘论’‘主义’没有对既有的反思,他们就无法成立。鸿剑把世界观等与哲学对立隔离,显而易见是受古典哲学定义影响或者执着马克思消灭哲学的主张。

  对于具有较深厚哲学认知的两位辩友,我就不说古典哲学定义了,还是解析一下马克思消灭哲学的主张。首先马克思希望以实证科学代替哲学。但科学一直无法解开有限物质对象衍生出无限思维的问题,也就是说对同一事实,会产生无数多的思维。思维不是与外界对象一一对应的。第二就是古典哲学抽象对抽象的空泛问题,也可以说是经院哲学问题。

  古典哲学把世界本质作为头等问题,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了究竟思维、物质存在那个是世界的本质?这二者在人看来都是存在的,如果唯一元论,这个‘我思’与‘我在’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前后争辩了二百年也没有解决,获得一致看法。在我看来,一元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若要唯意识必然否定物质、否定人的身体存在,那么思维没有载体,二者皆不存在。若要唯物质,我的思想怎么来的,置思维于何地?没了思维我何以能提出问题?唯物和唯心以抽象的一元论解决不了思维与人身体的物质矛盾,无法解释二者的联系。只有马克思,第一次解开了笛卡尔的历史迷思、哲学悖论。

  二、马克思哲学特征和本质

  马克思在研究劳动者—现实的个人‘工人’的问题,即经济问题过程中,解答了笛卡尔的哲学悖论。这就是《1844年手稿》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对工人的悲苦现状的同情,对工人处于不公平不正义 状况的研究,根源在哪里?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只说了劳动是商品的内涵,劳动是财富,其余解释都是按照资本家阶级的意识,按资本的运转,对劳动者的雇佣需要来解释。马克思以劳动者的异化就是与人的正常发展趋势背离,与人的本质背离来定义和叙述的。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人的定义,批判黑格尔哲学来完成的。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有一节非常重要,为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下来。这就是上册【自我意识】章节里的主人和奴隶。黑格尔是通过奴隶劳动做成生活用品,使得奴隶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获得思维意识升华,来阐述思维意识运动。他把劳动及其成果当做意识运动拐棍,达到升华目的后,就当废弃物丢掉了。这一点不如英法德的古典经济学家,他们认为劳动是商品的内涵,劳动就是财富。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2条)

3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