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弄清传统公有制企业为什么效率低?


  今日浏览了价值中国网,读到了周长坤先生的文章:《公有制的实现方式》一文。在文章中,周先生谈到:

  “当前,我所在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的搞人力资源优化工作。所谓人力资源优化,通俗讲就是减员。我们的单位是央企,是国家企业,也是铁饭碗、大锅饭的最后堡垒。为什么要减员呢,就是与国际国内同类企业相比,人工成本太高,企业效率太低,以市场经济的标准衡量,缺乏竞争力,难以前行。然而,也有另一种声音,公有制的国企央企,与私有经济性质不同,追求效益不是它的唯一目标,‘养人’也是其所有制本有的功能。”

  周先生认为这是公有制的一个两难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周先生则提出了这样的认识及解决方案:

  “传统的公有制企业效率低下,已经为历史所验证,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身置其中,深有体会。当前社科学界,仿佛还为此争论不休。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对生产单元饱和资源不是该不该‘平分’的问题,而是实现‘平分’的途径问题。因为对资源动态性缺乏认识,对动态资源下平分与竞争两种经济形式的界限没有明确,于是陷入了要么私有制,要么公有制的非黑即白的死胡同之中。好像要解决私有经济导致的两极分化,只能走企业公有化之一途,别无选择。于是,某些人就千方百计的要找出公有制企业的‘优越性’来。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动态资源下对生产单元饱和资源进行平分意义上的方式方法选择时,问题就显现出别有洞天。那就是以私有经济为基础,通过财政手段等国家职能实现对生产单元饱和资源平分意义上的再分配,既保证了效率,又收获了公平。”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关键在于要找出传统公有制企业效率低的问题。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真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所以要实现公有制,就是为了满足劳动者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利益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是劳动所有者,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者实现其基本权利要求的基本方式。由此可见,在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什么公有制的实现方式问题,而是认识社会主义生产主体及其利益要求的问题。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要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因为只有采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劳动者提高消费水平的利益要求。这是因为,只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满足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只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在事实上消灭作为剥削者的资产所有者,才能消除人们在产权上的差别,从而消除剥削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