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重蹈大和民族的“脱亚入欧”覆辙

2023-03-17 330 0
作者: 道一人 来源: 红歌会网

  今天我抬杠来了!

  我们常说“社会”、“人类社会”,你拿一个“社会”和“人类社会”我看看?你快去拿!

  这抬杠抬的不轻。你站在我跟前,我说有个人,两个人站我面前,我说有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一群人站我面前,我说有三个人、四个人、一群人,这些都实实在在的存在,可这“社会”和“人类社会”你到哪儿去实在?

  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的人群就可称之为“社会”或“人类社会”,可是你到哪儿去实在?

  我们可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法去观察社会,社会可划分成不同的“系统”,我们可以给这些系统以不同的命名、进行描述,比如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技术、艺术、道德、宗教、法律、哲学等等。

  我刚才罗列的这些所谓“系统”是很“硬”的,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因为我们可以实实在在的描述他,他的存在是客观的,哪怕把他称之为“形而上学”的那些东西,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稍许受过教育的人就能进行交流。

  除了这些很“硬”的,实实在在的系统,还有一些不那么很“硬”的实在;说到这儿,大多数人也许很快联想到“精神”、“观念”、“意识形态”这些词儿。

  没错!这些词儿所代表的那些系统确实不如政治、军事、技术那么“硬”,那么实在,但他不是今天我想说的,比如“精神”,人们去宗教场所做礼拜和祷告,他的作用显现难道不比政治、军事、技术那些东西“硬”?难道不比他们实在?

  所说的“硬”或“软”都是相对的,事实上上面罗列的几个很“硬”的系统,如果进一步细分,他也有不那么“硬”的子系统,比如“文化”这个系统,那些“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等等都属于很“硬”的部分,而相对“软”的成份,你连说都说不上,只能靠“意会”;事实上连“文化”这个词的命名和含义至今都没达成一致,据说有18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和命名。

  今天想表达什么含义?

  我们人的思维或行为,有些是很“硬”,或者有实实在在的成份,而有些则不那么“硬”或实在,但我们又很难用“硬”或“软”这些词儿去比喻或描述,因为他是个很大范畴,一旦用“硬”或“软”这些词儿去比喻或描述,那就限制了他的含义,有时不得不靠“意会”去揣摩,但还是不理想;有一阵子我们曾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去刻画描述心中之意,可是这一对术语他有确切的哲学含义,既使不同哲学观念不同政治主张的人,他们也是承认这对术语的,不能乱用的,不能用来表达“硬”或“软”之类含义的。今天我就用“工具主义”和“自然主义”这对词儿代替“硬”和“软”。这就是我今天的全部想法。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