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人:“公式相声”与何祚庥的“公式”

2023-06-20 1022 0
作者: 道一人 来源: 红歌会网

  【提要:近日短视频上“公式相声”创始人李宏烨再遭群嘲,啥情况?来自街巷地摊的草根英雄郭德纲聚光灯下红得发紫,李宏烨有蹭流量、挤在聚光灯下获得聚焦之嫌――这是另类“不劳而获”,是故人们群而讽之。我大概这么理解的。李宏烨虽然“交大”、“博士”来头很大,但论智商或情商与郭德纲比,不在一个量级;有几则视频我看李宏烨差不多口出“粗言”,竟然说出“听郭德纲相声的都是没文化的”,可见看他内心的焦躁――因此单就“教养”看,他比郭德纲也差远了。智商、情商、教养都不在一个量级,你比啥比?古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嘲不无理由;

  忽地想起另个人,他亦有“挤在聚光灯下获得聚焦”之嫌,他是谁?哪个“聚光灯”?忽地联想起了何祚庥,他的“公式”不离口,他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数学分析(一)、(二)、(三)》来头不小!

  ………………………………………………………………………………………………

  在我看来,李宏烨“公式相声”中的“公式”与何祚庥口中的“公式”是同一类、同一档次,任何意义上都属同一类,至于他背后投射的真正含义,那就非常复杂了,导师恩格斯那句名言“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只是其中之一,更复杂的含义,必须到更复杂的中国文化背景中去找寻,我以为其中不乏“粗鄙”或“浅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本土后经常命之曰“中国化”之类,实质“粗鄙化”+“浅薄化”,“南橘北枳”是一种经常现象,我们许多朋友不分青红皂白把他归咎于西方文化入侵,我以为有失偏颇的,因此我今天要为之一辨。

  李宏烨与郭德纲对撕我是非常喜欢的,我非常喜欢凑热闹的,这本就是相声舞台之外的另类趣味,我唯一不瞒老郭的就是为什么总不回应,人家毕竟“交大”、“博士”身份,留个脸面大家往后也能见面,另外么,我又不是无赖不买票的,可这何祚庥的“公式”倒是总让我陷入彷徨

  导师恩格斯说过:任何一门科学的真正完善在于数学工具的广泛应用。这句话在中国广为流行、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文学科领域引入数学,我那时正读大学求知,这一幕记忆犹新。这是个朦胧又复杂的过程,我们仍在过程中,并且相对于我们历史传统,应该说还是刚开始,因此关于他的一切回顾或叙说还为时尚早,我们还看不清,太朦胧;

  况且,人们对“数学是什么?”的看法本就不一致,妨碍了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前瞻。比如有人认为“数学就是工具”――“数学工具论”在我国特别1949年后颇为流行,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过于偏狭窄化,以及中国文化中有“算盘”这么一种器物,等等诸如此类加持下,“数学工具论”在我国确实深入心灵、广为接受,海那边情况不知道,估计差不多,都是华人嘛,别看两岸意识形态对立,底层思维应该相差无几的;第二种颇流行的看法是“数学属于科学”,也即与物理、化学等一样归属于“科学”―― “数学科学论”在我国也深入植根。“数学工具论”与“数学科学论”其实同一事物两个侧面,事实上国人思维中经常把科学等同于工具,经常把“科学”称作“科技”;第三种看法是“数学是某种思想”,他与逻辑学一样并列归属于《哲学》;第四种看法是“数学是一种独立存在”,与逻辑学、科学等并列的一种独立存在――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知识,伴随着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数学列为七大基础学科(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之首,中国学界触动很大,“独立存在论”影响愈益扩大。还有一种古老又顽固的看法“数学神秘论”,许多早期文明比如古华夏、古希腊、古印度都持这种看法,早期华人就认为数是一个“先天地而己存,后天地而己立”、“万物莫逃乎数”的自在之物,古代中国的术数学派将数看作勾通天地万物的“法器”(比如龟象筮数、卦爻占卜),古希腊毕达哥拉学派和古印度吠陀认为“数是神的启示”;这三大古文明都把学习数学当作培养贵族的必选――古华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含“数”这一项,古希腊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也包含“算术”。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