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盲目照搬美国宽口径教育模式的恶果与建言


  一 “儿科医生荒”席卷全国

  目前全国各地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到什么程度,称之为“儿科医生荒”是名符其实的,两个相关新闻标题是《实探儿科诊室:有家长陪孩子在门诊睡了一周,医院看诊一度排到2000多号》与《感染潮暴露儿科医生紧缺:平均1300名儿童才能拥有1位儿科医生》,其实“儿科医生荒”不是现在才发生的,而是持续十多年,数量有限的儿科医生一直处于穷于应付状态,如今面临支原体、合胞病毒等大面积的儿童呼吸道感染,这就把“儿科医生荒”这个老问题的严重程度放大N倍,有人形容“儿科一号难求,人山人海”请看以下三个网上图片:

  以下是北京某儿童医疗候诊需13小时: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1201%2F8b510e4aj00s4zig40068d000ez00av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以下是济南儿童医院,早上才六点半,就排到1659号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3%2F1201%2F44c7490ej00s4zig7004gd00094009q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b9cf52965e4459b81cba85b58b1a1bc~tplv-tt-shrink:640:0.image?lk3s=7cab5390&traceid=202312011957291A43FB50C8C0BBE120CC&x-expires=2147483647&x-signature=vyEC9dGdvdjk5Zgh9SGGxp6NOJ8%3D

  自支原体肺炎爆发以来,孩子们的健康先后受到了包括流感、甲流等多种疾病的威胁。多地儿童医院、儿科门诊水泄不通,每日接诊患儿数量数以千计,候诊时间更是以“天”为单位计算。除了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期导致儿科医院爆满外,这也暴露了我国儿科医生长期紧缺的问题。

  二 盲目照搬美国宽口径教育模式是导致儿科医生荒”的主因

  对多家媒体所报道的“儿科医生荒”与儿科看病难的原因,不少医学专家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1999年起儿科专业的停招。从1983年起,我国曾设立儿科本科专业,但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教育部以“拓宽专业面”为由,实则是推行美式宽口径通才教育模式,于是在医学院的本科教育中取消了儿科专业,儿科专业被合并到其他专业,代之以宽口径的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则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其中的一门课程,全国医学院校儿科专业从1999年至2015年停止招生16年。

  在医学专家看来,儿科医生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低龄患儿,生病后,他们不能准确描述病痛的原因、位置,甚至大部分患儿都无法说话。此外,儿童患病常常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具备非常丰富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否则很容易误诊。所以给患儿看病与给成人看病完全是两回事,儿科医生并不是成人医生的“缩小版”,儿科专业也不等同于主要面向成年人的宽口径的临床医学专业,而是相对窄口径,具有儿童特色的儿科医学专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培养合格儿科医生需要较长时间。在我国,培养一名具备处方权、可以独立看病的儿科医生,至少需要经历5年本科、3年住院医师培训,2年专科医师培训,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年,而要成为一名成熟的儿科医生则需要几十年甚至终身的努力。虽说从2016年起开始恢复儿科专业招生,但无论从招生数量,还是儿科医生至少十年成长时间来看,均远水解不了近渴,“儿科医生荒”至少将持续十年以上。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