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事杂感之十:“邯郸学步”与“汤圆”

2024-04-19 692 0
作者: 竹男 来源: 红歌会网

  “邯郸学步”的寓言故事,已经流传很久了。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向别人学习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燕国人没有学会赵国邯郸人的“走法”,却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给忘掉了,结果学了一溜够,一无所获,盘缠也花了个精光,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爬着走路回燕国。

  依我看来,这个燕国人实在是有些盲目而且无知。爬着走路也似乎是在显示,其燕国原有的“走法”是彻底丢掉了。

  其实,但其实,邯郸的走法只是邯郸人的走法。邯郸只是赵国的一部分。赵国人也不一定都是这个走法。另外,这个走法拿到燕国能不能适用,会不会水土不服呢?再进一步说,你即便学会了赵国邯郸的走法,就一定能在燕国从此优雅起来么?会不会反倒被质疑为“假洋鬼子”?

  你终究是燕国人,穿燕国的衣服,吃燕国的饭,用燕国的语言,取燕国的媳妇。

  假设这一切都换成赵国的,则你的身体和血液也仍然是燕国的。你的名字也是你爹妈给的,不过是后来你的子孙,不属于纯正的燕国人而已。

  此可谓学了别人的皮毛,丢了自己的精髓,学会了别人表面的潇洒,却丢掉了自己天然负有的义务,即把自己纯正的燕国血脉以及”走法“延续下去。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很。

  那时候的人,因为受限于活动半径,大约还没有太广泛的交流,但凭着口口相传,也足以让世代的人知道,这是个无能又不肖的人。

  而当初鼓动年轻力壮、充满朝气的燕国人去邯郸学步,不行还可以帮着凑一凑盘缠、送上一程的那些人,则可能不无得意地说道,这是个傻子!我们怎么说,他就怎么听。我们喜欢有更多这样的人。

  写到此处,就想起了一个画面,叶利钦在讲着什么,大约是在表白俄罗斯从此民主自由了,俄罗斯要学习西方,拥抱美国之类的话。一旁的克林顿却得意地笑弯了腰,脸上好像开了花。

  叶利钦不明所以,表情有点尬。美国的议员们却是心知肚明,似乎是在看马戏。于是戏谑声四起,让白宫里充满了一片轻松的气氛。就像一群强盗,刚刚掀翻了对手家的大门和屋顶,看见对手在求饶,于是兴奋得“嗷嗷”大叫。

  叶利钦大概因为内心的卑微而忘掉了,他此时是一国总统,是来谈国事,不是来拜码头的。而美国人却在仪式之外,并没有给他应有的尊重。美国人想的是,一个很容易被忽悠的人,一个主动投降的人,以后只要继续忽悠你,只要你有,又可以让我予取予夺,那还有什么讲究礼仪的必要么?

  看过一个电视剧,情节记得,印象深刻的却是女主人的餐饭。无论什么时间,无论早餐、晚餐,还是临时宵夜,也不管用餐的是谁,总是煮上三五粒汤圆。优雅地扭着身体端过来,轻轻放下,然后再似乎很识趣地转身退去。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