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另一面:多元价值论的提出和释义

2024-08-20 259 0
作者: 叶风尘 来源: 红歌会网

  一、价值是由“时间”和“元”共同定义的

  价值的含义有两层。第一层价值的含义是时间,第二层价值的含义是元。第一元是劳动力价值;第二元是剩余价值;第三元是相对剩余价值;第四元是超额剩余价值。多元价值就是由不同价值组合而成的劳动价值,它们都属于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区别于所谓的要素价值论。

  有人说GDP来源于效用价值论,这个是不妥的。早期的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都是不可拆分的,它们都是一元的。即使拆分之后,拆分的部分和整体也没有必然关系。比如说一头猪有一头猪的效用价值,猪身上的每个部分也有每个部分的效用价值,整体和部分没有关系。凡是进入到多元的价值,本质上都需要用劳动价值诠释。

  我们熟知的GDP到底是几元的呢?当年,库兹涅茨和凯恩斯就有争论。库兹涅茨认为国民收入是投资+消费,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是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库兹涅茨的这个看法和马克思的价值是由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构成,如出一辙,均认为价值是二元的。

  政府购买是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动力的支出。之所以存在政府购买,是因为存在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后面再解释),所以凯恩斯的价值,其实是四元的。我们今天的GDP统计,就是建立在四元价值论基础上的。

  价值不仅要定义成时间,还要定义成元。如果价值是二元的,则政府购买的部分,或者在你的劳动力价值里,或者在你的剩余价值里。比如,你的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构成了公务员的工资;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构成了城市的基本建设。这种情况下,公务员就不参与价值创造,他们的劳动时间不构成社会的价值体系。

  如果你定义的价值是四元的,则这些为政府工作的人,也要参加价值创造。我们不仅要算他们的劳动力价值,还要算他们的剩余价值,就像我们算轻工业或者重工业的工业增加值一样。

  二、一元价值论的时代

  一元价值论是经济学早期时代,人们使用简单工具进行劳动,只有劳动力价值,没有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就是指劳动力价值。一元价值,价格就是价值。价格和价值,到底是谁决定谁呢?

  从具象的角度理解,是价格决定价值,你认为一件商品多少钱,从事这种商品的劳动就值多少钱。从抽象的角度理解,价值决定价格,因为劳动力的流动性,能保证最终所有劳动力价值的一致性。是价格给价值赋值还是价值给价格赋值,相当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样的纠结在一元价值论中没有什么必要。

  三、二元价值论时代

  二元价值论时代是工业化的时代。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进行了分家。重工业负责工具,轻工业负责最终产品。重工业的能力是增长的能力,它要把自己的一半能力留个自己,一半的能力留个轻工业,才能让两者均衡增长,所以重工业的剩余价值率应该是100%。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