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不能容忍封杀向国家反映民众诉求的声音
读到《主张“免费医疗”的李玲教授有多“罪大恶极”?》一文,顿觉愤怒难忍。李玲教授这些年反复说的无非就是:医疗机构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医院不能以患者为赚钱对象,必须回归公益性质。这有什么错?竟会引起那么多的攻击!凡是重视民众呼声的,无不感受到民众对医疗机构的现状有多么不满。那些完全无视民众的诉求而企图封杀像李玲这样向高层反映民众诉求的声音的人,究竟是什么目的?如果容忍这种扼杀良知的行为,还谈得上什么“共同富裕”?还怎么可能凝聚民心去为中国式现代化而共同奋斗?这种行为如果以主流媒体的面目出现,就无异于颠覆政府的民众基础,也就是执政基础。
曾经在“知乎”上回答网友“市场化真的能解决一切吗?”的问题,至今这仍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现把那个回答重述一遍。
中国进入以改革为大旗的年代以来,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市场化”。只要市场“化”了,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一切都会好的。于是,市场化就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化”开了,不仅经济领域要“化”,什么领域都要“化”,教育要市场化,医疗卫生也要市场化,等等等等。
几十年过去了,“市场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经济确实有了腾飞,中国的GDP连续多少年以世界各国罕见的速度攀升,现在已经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一个令人没有想到的情况也发生了,就在中国经济总量有如此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反映贫富分化的基尼系数也在迅速攀升。一系列违背常理的现象折射出社会的极端扭曲:一方面大学在拼命扩招,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农民的孩子还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一方面空置房堆积如山,另一方面许多人却不得不过着蜗居的生活;一方面医院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另一方面多少家庭看不起病或者因为生病就医而倾家荡产。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共产党的老祖宗早就说得清清楚楚,打开《共产党宣言》看一看,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形态的市场经济,确实具有解放生产力的巨大动能,但其激活经济的基本方法是调动人们追求个人财富的积极性,而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决不会顾及公共利益,因而必然给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贫富分化,社会不公,以及道德沦丧,风气败坏等等。
中国的有识之士早就看出了问题的症结。北大教授李玲就指出:“我们曾经笃信市场,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场却往往失灵,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上。”李玲的专业主要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医疗是一个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所有的市场手段在医疗领域都是起的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仅从医疗领域就可以看到,市场万能的神话已经在中国的实践中破灭。
在事实面前,有些理论家还在为市场万能的理论辩护,说市场失灵的那些领域是因为市场化“化”得还不够彻底。就医疗卫生领域而言,至今仍有人主张彻底市场化。不管他们说得如何头头是道,老百姓只凭自己的切身体验来评判。说什么“市场化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所谓“你吃你的山珍海味,我吃我的粗茶淡饭”,可是得了大病重病怎么办?谁都可能得,富人自然可以选择高档的医院和专家,穷人就只能选择等死了。又说什么“市场化可以激励医生的积极性”,可它激励着医生积极地想方设法掏患者的腰包,这样的医患关系怎么可能和谐?又有什么样的制度能够管住这种激励机制下的“良心”?
最最可怕的是,市场化一直“化”进了执政党内部和公务员队伍,“化”进了一些国家政府机关的政治生态。结果是哪个领域市场化得厉害,哪个领域的管理部门就变成腐败的重灾区。不仅如此,市场化还“化”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官场成了权钱交易的场所,医患关系,师生关系都成了买卖关系,就连婚姻、家庭、亲友这些最富人情温暖的人际关系也被淹没在“一切向钱看”的冰水之中。
市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当然应该利用,特别是放开市场激发千万群众创业的积极性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把市场的作用无限夸大,以致到无所不“化”的地步,那就是极其危险的。如果发展市场经济不是着眼于公平前提下的改善民生,不是最终落实于共同富裕,那就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背道而驰。实际上,资本主义的一些发达国家也承认以医疗卫生领域为典型的某些公共福利领域确实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由此实行某些社会福利政策。可是中国某些市场拜物教的信徒们一再宣称要“与国际接轨”,但他们却有意无意地回避发达国家在治理市场失灵方面的经验,专门去找为追逐利润不惜牺牲民生的“轨”来接。
【文/林之辛,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