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文明的资产阶级,也不需要野蛮的资产阶级

2024-11-24 1774 11
作者: 红星杨 来源: 红歌会网

  世界上,是什么样的人养活什么样的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毫无疑问地划分出两个阵营——是地主阶级慈悲大发,赏给农民揽活做工的机会呢;还是农民阶级累死累活,去把地主阶级养活呢?

  没有农民的劳动,“粮食不会往外钻”“棉花不会结成桃”“哪里会有瓦和砖”,而不劳动的地主却是“粮食堆成山”“新衣穿成套”“房子高又宽”。所以,谁养活谁,从来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归根结底是承不承认剥削存在的问题,是承不承认剥削阶级的历史性罪孽的问题。

  毫无疑问,是劳动人民创造了物质财富。最直白地说,没有工人的劳动,就没有楼房和道路;没有农民的劳动,就没有粮食和蔬果。就算是智力非凡,完全脱产的学者大家们,目前也是没办法在试剂瓶和烧杯里变出食物来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有人去为他分担了不体面的劳动,才使得他有能力脱产。况且就算不谈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承也绝不是他的一己之功。举个例子来说吧,没有印刷术之前,没有那些手刻笔录的人们,我们可能就看不到华美的楚辞汉赋和深邃的希腊、罗马哲学。没有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知识就会像教堂或是藏书楼的孤本一样束之高阁,而圈地自萌、孤芳自赏,乃至自绝于人民,早晚被遗忘。没有现代的教育和印刷产业,那些高妙的学问,又去那里收获门徒和信众呢?所以已经成为画像的和将要成为画像的大师们,就算不情愿,总归是要感谢普罗大众的。

  那么话说回来,有人可能会说,就算地主或是资产阶级剥削了你,那么他们就没有自己的“不容易”,或是对于社会的贡献吗?难道他们就是多么罪大恶极的堕落的人吗?

  当我们谈论某个阶级或人物的存在的利弊和得失,决不能把对其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混淆开来。不然就是一叶障目,避重就轻,用其表面的道德文章去掩盖他的历史罪行。现代欧美有这样的怪现象:上层阶级中的许多人物身材健美曼妙,而下层阶级反而越来越大腹便便。也难怪浅薄之人会想当然地把资产阶级看作是新人类,而无产阶级反而是该被淘汰的“败类”“懒汉”了。

  当然,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评价阶级或阶级的人物不靠身材,外貌等等,而是以其倚靠的生产关系的先进与否来衡量其进步与反动。例如,他的存在,是创造财富更多,还是侵占或挥霍财富更多?是越来越有利于人民更多,还是越来越不利于人民更多?社会因为他的存在,是越来越进步,还是越来越倒退?这些都是我们不能不考量的因素。而如果把微观的道德评价凌驾于宏观的历史评价之上,就会闹出把希特勒看成是殉情的素食主义者赞美,而把斯大林反过来看成酒鬼丈夫鞭笞的笑话,这样的价值颠倒是不容许的,这既不符合历史的史实——希特勒是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话筒,而斯大林是列宁的学生和战友,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物评价原则。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1条)

热门评论
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才会关心生产关系是否阻碍生产力发展,因为生产力释放只会让有产者获利更大,而无产者从中得不到多大好处,所以从古至今无产者只关心分配,历次生产关系变革的积极推动者哪次不是有产者, 消灭剥削的目的不仍是分配吗
2条回复
qqfighting☭小飞您的观点,回到了消极的经济决定论,无视了生产关系中劳动者的历史主动性。把他们置于单纯地受支配地位。
4个月前•四川省   120回复
qqfighting☭小飞难道处于被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支配下的人不关心吗?
4个月前•四川省   80回复
资产阶级哪有什么文明的?骨子里都是要喝人血,吃人肉。所谓文明是装出来的文雅。
0条回复
我再次重申,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地要消灭人剥削人的私有制。而哪些让剥削死灰复燃的败类,或是和企业家勾勾搭搭,分赃不均就火并的败类,不属于党的队伍。他们两面三刀,背祖弃宗,是阶级的叛徒和人民的耻辱。他们没有任何的党性和人性。如果有,那也是出卖正义和原则的党性,背叛和欺诈的人性。------这段话讲得太好了。
0条回复
评论过长,系统不接受,只能分段发了。
.今春我家在阳台种了2个南瓜,南瓜花开了不少,我先生小时曾跟长辈一起给南瓜授粉,大概过程是,长辈把雄性花揪下来,他负责把揪下的花扣在雌性花上完成授粉。他当时没有学习如何分辨花的雌雄,所以,面对我家的南瓜花,他还是不知道如何授粉。网上说,南瓜还可以通过蜜蜂授粉,可城里少有蜜蜂,最终,我家的南瓜没结一个果。
0条回复
2. 几天前,有人电话问我先生,问题大概是,设备上的漆是十年前刷的,现在改刷别的型号的漆是否可行。我先生说,可行。但保险起见,可在设备上刷一点点新型号的漆,观察一下,如果不起泡就绝对没问题
0条回复
3.我想,如何分辨南瓜花的雌雄是知识、技能;设备上的漆能否换成新的型号是知识,广大的工人、农民,以及数以亿计的从事实践工作的人们,他们掌握了海量的、书本里没有的,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技能,那些整天围着书本转的人不具备这些知识或技能,可为什么书本知识值钱(围着书本转的人一般待遇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却不值钱(工作在生产实践一线的劳动者一般收入低)?
2条回复
qqfighting☭小飞这是因为,随着阶级的分裂和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萌芽状态的分离也对立起来。您的疑问一言以蔽之,是:为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这仍是剥削者支配被剥削者的另一种表现。伴随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也会消失,两者会趋于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绝对意义上的对立,只有在剥削和剥削阶级还存在的社会中才有意义。
4个月前•四川省   20回复
注册好多次@qqfighting☭小飞:
4个月前•天津市   00回复
查看全部11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