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李子柒爆红的背后:对资本逻辑的消极反抗


  按:李子柒复出,再度成为“顶流”热点,这一次主流媒体纷纷加入了推广的行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笔者五年前的这篇文章似乎仍未过时,今重发于此。

  原文发于2019年12月25日。

  ————————

  一夜之间,李子柒爆红了。

  这几天时间里,媒体的报道聚焦于这位来自四川绵阳的短视频博主,就连央视也点名表扬。从月薪300到月入百万,从一个幼年丧失父母的孤儿到如今亿万粉丝的中国第一网红,从艰难谋生的淘宝店主到可以与CNN媲美的“油管”播主,李子柒的人生逆袭带给我们的景象太过于魔幻和传奇。

  有人称赞说,李子柒的视频“更接近中国乡土的本质”;也有人批评说,李子柒与中国真正的乡村生活相距甚远……

  李子柒的短视频主要在YouTube上分发,粉丝多达735万。她在YouTube上的粉丝数量甚至超过了BBC、FOX、NBC,仅次于国际大台CNN。

  相较于大笔烧钱四处举办孔子学院、反被指责为“意识形态输出的工具”;“自带干粮”的李子柒反而成了“文化输出”的优秀典范,这大概也是央视点赞的原因所在。

  在李子柒的视频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岁月静好,人间至美——不仅中国996社畜们心向往之,美国的社畜们同样喜爱至极。毕竟,全世界无产者的命运是相通的。

  工业党徒们对李子柒的爆红是不屑、甚至是不满的——李子柒“输出”的是田园诗般的农业中国,这歪曲了制造业规模已经全球第一的中国形象——“洋务运动”之前的中国,错过了工业化的快车,李子柒视频里的“中国形象”容易激起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农业中国的伤痕。

  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当“Made in China”已经包围了美国的社畜们时,他们又岂会认为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缺乏人文关怀的工业党们不会注意到,中国的工(资)业(本)化,一方面将几亿农民甩在了现代化进程之外,“四千万留守老人”、“六千万留守儿童”,不过是这种宏观变局的一瞥,从这个角度讲,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的确遮蔽了绝大多数地方农村萧条衰败的真实景象;另一方面,被裹挟进现代化快车的“伪中产”们只能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过着日复一日的996、1207的加班生活,时刻面临过劳死的威胁。

  当“以资为本”的社会将每个劳动者异化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劳动也就成了为了糊口被迫要做的事。脉脉数据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职场人厌班情绪调查报告》显示,职场人“丧班”(即讨厌上班却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上班)现象严重:有40.6%的人自称“丧班晚期”,32.3%的人自称“中度丧班”,27.1%的人自称“没有/轻度丧班”……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