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105周年:不革命,行吗?


  105年前的今天,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俄国的工人阶级在伟大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向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以亚历山大·克伦斯基为首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和革命运动开辟了胜利和前进的道路。

  然而,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告别革命”的时代,十月革命的成果也几乎消失殆尽。

  于是,他们说:“好好的革什么命呢?革命充满着破坏和暴力,我们要好好生活。”

  “好好的革什么命呢?”这个问题问得好。当年,在十月革命的故乡,当时的沙皇也是这么想的。

  “在沙皇的英明统治下,俄国的边界线跨过了乌拉尔山脉,沿着西伯利亚一直延伸到太平洋,甚至曾经还把北美的阿拉斯加收入帝国的囊中;

  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从1891年开始动工,历时13年大致建成铁路干线,后续工程则持续到1916年,简直可以和古代的丝绸之路媲美;

  农奴制已经废除,俄国的经济正在腾飞;

  我们文化繁荣,有着数不尽的文豪,普希金、托尔斯泰扬名海内外;

  科技发达,在科学史上,有几个人能和门捷列夫的成就相提并论呢;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领土,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俄国都是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乌拉!”

  然而令沙皇、贵族和地主难以理解的是,革命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但十月革命不是像某些暴发户那样在一夜之间爆发的,俄国革命的大幕,早在1825年的12月就拉开了。

  当时发动起义的是不满沙皇统治的贵族,其成员大都是参加过1812年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军官,他们也热爱俄国。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对沙皇制度一次巨大的冲击,唤醒了俄国社会的民主思潮。列宁把十二月党人称为“贵族革命家”、“贵族中的优秀人物帮助唤醒了人民”。

  1826年,沙皇设立了警察特务机构第三厅,监视、迫害工农大众和怀有革命情绪的知识分子。秘密警察遍布俄国,在高尔基的小说《我的大学》中也常常能看到暗探和革命者之间的斗争。

  沙皇政府还竭力加强思想控制,推行愚民政策,在大学里根据圣经的教义来讲授哲学和自然科学。30年代,教育'部'长乌瓦洛夫还炮制了一套反动的“正统国民精神”谬论,胡说什么沙皇制度、农奴制度和东正教符合俄国民族的“特性”,是俄国存在的主要条件。

  1825到1861年是俄国的贵族革命时期。这时农奴制还没有废除,广大的农奴过着非人的生活,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可以任由地主老爷们买卖。鲁迅先生翻译的俄国名著《死魂灵》讲的就是一个骗子贩卖农奴的故事。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