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事件、“社会主义因素”与左翼的分野

2024-10-24 3644 0
作者: 五百二 来源: 黑与白读书会

  推荐语:这是一篇2017年的旧文,署名五百二,原发于激流网。这两天左轮和雷骏二位年轻人就各自思考南街村模式以及与小岗道路对比分析的争鸣文章重新引起了一些新成长起来的青年朋友们热烈讨论。友人特此推荐来这篇七年前的文章,小编读后发现对这些辩论的青年朋友、和近几年越来越多关注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合作社的群众都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参考,七年之后,文中的论断正在社会图景中日益清晰。正好叁零柒计划公众号也编发了一篇提及蒙德拉贡的“工人合作社创办指南”,我们一并予以转载,供读友们对照阅读、思考,以期有所助益。

  35青年状告南街村事件的子弹已飞了一段时间,目前还没有落地的意思。这件事让不少人很纠结,一边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红色集体,一边是争取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青年学子。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确是个难题。 35青年的背后还有幕后操纵者,这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但是,南街 村外来工问题早在35青年打官司之前就有人提出过,只是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吕途老师2015年写的南街村调查报告中,就已经讲到南街村外来工每天工作1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2015年五一期间南工学子的调查同样指出,南街村外来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工资只一千五六,伙食也很差。我们暂且不管事件背后复杂的利益纠葛,南街村外来工问题由来已久,只是在这次事件之后,问题才变得无法回避。

  子弹飞到现在,在这件事情上,左翼大致分为了两派:一派主张坚决维护南街村,认为南街村无错,错在青年吹毛求疵;另一派则认为应重视劳动者利益,南街村应予以面对。前者指责后者不顾大局;后者指责前者文过饰非。双方进行了一系列论战。

  出现分歧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件事最大的好处是,暴露出一些平时隐藏很深的矛盾,让我们能够认真思考平时难以思考到的、可能让我们有些难堪的问题。按毛泽东主席的话说,是捅了娄子、揭了盖子。毛主席是“坏事变好事”的专家。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捅了天大的娄子,毛主席将其转化为对现代修正主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国际共运的实践都功莫大焉。

  可惜的是,不少朋友缺少的就是这个“坏事变好事”的高度与气度。大量文章纠缠于谁是谁非的问题。完全不顾事情本身,回避根本问题,轻描淡写地用“大家都不易”带过。有朋友认为左翼内部纷争应内部解决,“家丑不可外扬”,却不知左翼内部立场千差万别,阶级构成、价值取向迥异,这个愿望只能是一厢情愿。况且,在左翼的“大局”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局:千千万万的并没有多少“红色情怀”的普通劳动者如何看待此事?最初这个问题还可以较为理性地讨论,最终却演变为左翼内部的表态、划线、站队。这就比较没意思了。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