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毛时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可以休矣!
昨天偶然看到一个公众号上的文章:《刘奇: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十大困境》,文后注明转自人民网。上网一搜,非但人民网,还有新浪、腾迅、搜狐、中国、爱思想、百度学术等等网上,全载有这篇文章。
文中有段话摘录如下:“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效仿苏联集体农庄,大搞人民公社,用那种大一统的政治思维处理需要市场分散决策的经济问题,最后走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困境。”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我们常常用来描述旧中国民不聊生的境况,用来抹黑新中国毛泽东时代人民公社体制,本人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哩!
作者何也?博士生导师、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头衔令人瞠目结舌,名副其实的公知啊!
本人正好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走过来,尽管看着这些闪闪发光的头衔眼睛一片花花,但是并不买他的账。
刘公知不要“政治思维”,洋洋洒洒万言有多,列出农业现代化“十大困境”,并且针对“十大困境”开出了一副又一副灵丹妙药,这对于解决困扰中国二十余年的“三农问题”,不啻天大喜讯,估计上方如果也撇开“政治思维”采纳起来,一准药到病除!
但是,不知道刘公知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装莽,“三农问题”明明是解散农村人民公社造成的恶果,“十大困境”明明是农村私有化改革推行土地下户单干、“土地确权”、“土地流转”以后才冒出来的,却非但只字不提,反倒横插一杠,倒打一耙,扯到人民公社“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了,后头还一个劲嚷嚷叨叨“效仿苏联,教训惨痛”云云。实在奇葩得很啦!
草民揣想,刘公知也许有些健忘。人民公社是一九八二年逐步解散,八四年才彻底消灭的,怎么你仅限于“五六十年代”呢?还应当包括整个七十年代直至一九八四年以前吧?须知,这些年都在搞人民公社,而且全国农村还在开展轰轰烈烈学大寨运动,这十多年里不一样都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吗?
确实够扯蛋的!你说“十大困境”就说“十大困境”吧,开药方就开药方吧,咋个硬要横拉竖扯,把新中国人民公社时期,毛泽东时代抹黑才安逸呢?不干这事儿,你便要犯病?便要离婚?便要死人?
这就是几十年来跪舔西方养成的、当今穿一条裤子的公知的德性,本人还真不得不批两句!
记得陈云曾说过,大意是,那时苏联的经验几乎是神圣的,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苏联经验,但是毛主席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并没有照搬苏联的经验和模式。再看看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便可证实陈云的说法,文中何曾有一丁点儿“效仿”苏联的味道?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