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他们怀念他,因为他公平

2022-09-10 5935 13
作者: 安生 来源: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数量一直存在上限。

  清代以前,战乱年代,人口大约1000多万,盛世人口大约5000多万。

  一般达到5000万以上,就要面临动乱了。这时,中国的可耕地的产出达到极限,中国开始面临饥荒的风险。因为人多地少,剩余口粮有限,一旦出现天灾就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农民用土地换口粮。失地饥民达到一定数量,就开始酝酿人祸。

  5000万,是当时中国人口的天花板。一触碰这个天花板,中国就会进入马尔萨斯陷阱,后面就是饥荒和战乱使人口回归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开始一个新的轮回。

  康乾盛世,人口突破1亿。

  人口数量突破天花板的原因,是经过大航海时代,马铃薯、番薯、玉蜀黍、花生等作物传入中国。

  道光时代,人口达到4亿左右。

  然后,人口数量又开始长期停滞不前,总人口数在4-5亿之间。

  这是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能支撑的人口数量天花板。

  中国人口的第二次突破天花板是解放后。

  从5亿达到14亿。

  这次人口暴涨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化农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那些认为个人劳作热情可以替代化肥、良种、机耕、机灌、水利工程和农药的人,从未见识过工业化农业以前,农作物可怜的产量,也未认真考虑过中国历史绝大多数时期都是分产到户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历史上,个人劳动力的热情,从未让中国人口数量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的天花板。

  与明清之间的人口暴涨不同,这次暴涨不是引进高产农作物之后,而是与工业化进程同步。

  与引进高产作物不同,工业化进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大量长期不断积累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种荞麦改种玉米,产量增长立竿见影。大量人口脱离农业,大量物资用于采矿、炼钢、发电、修建铁路和港口、制造机械,最终化肥、农药生产形成规模、机耕、机灌普及、水利工程发挥作用,实现工业对农业反哺则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

  一个农业国本来粮食就不够吃,还要挤出粮食搞工业,这种情况下还实现了人口暴涨。本来就不多的农产品之中,一面要挤出大量的物资投资工业,一面要挤出大量的物资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的消费需求。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不是对外抢劫,输入金银,输出饥民,就是投靠其他发达工业国,引进对方的生产资料。前者如英法,后者如韩国。

  人口增长,伴随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高积累,这是第一个难题。

  与康乾时代,中国在东亚称雄不同,这次人口暴涨的时代,是强敌环伺的时代,中国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不久,使用武力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实力,确定了自己边界。

查看余下8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