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王忠新:毛主席创造的“食盐货币”镜鉴今朝
【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有个精彩的片段:红军进遵义后发行从中央苏区带来的纸币,但在市场却无法流通。为此,毛主席“仙人指路”,点破将“红军票”锚定在遵义最金贵的食盐,创造出的“食盐苏维埃货币”迅速成“热票”,既繁荣市场,救济了贫苦百姓,还增加了苏维埃国家银行的资金储备。这对当今的改开做好货币发行,仍有深刻借鉴意义。
一、红军长征唯一在遵义发行了货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红军从瑞金开始长征,一路征战三个多月,于1935年1月7日凌晨智取遵义城。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攻占的第一座繁华的中等城市,红军第一次获得十分难得的休整。
【贵州遵义会议会址】
红军进入遵义后,作为后勤机构最急需物资补给,红军指战员也需购买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但令人难堪的是红军指战员身上携带的钱,几乎都是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货币,在遵义根本无法流通。这就需要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货币来解决,时任苏维埃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支部书记曹菊如向党中央请示后,在红军于遵义休整的12天,苏维埃国家银行将从中央苏区带出来的纸币,作为“红军票”在遵义发行,这也是长征途中唯一正式发行的一次纸币。
这种俗称“红军票”的纸币,规定纸币额与银元等值,可用于购置各种物品:面值有壹元银币券(1934年版)、伍角银元辅币券(1933年版)、贰角银币券(1934年版)、壹角银币券(1932年版)、伍分银币券(1932年版)。以上五种银币券,均有防伪性的毛泽民亲笔签名。
【1934年版壹圆“红军票”,正面图案是列宁头像,纸币左边是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的英文签名,右边是国家财政部长邓子恢的英文签名。】
【1932年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伍分】
二、毛主席为“红军票”的锚定“仙人指路”
“红军票”在遵义发行了,但处境十分尴尬,因市场不认,百姓不认,红军指战员也花不出去,作为国家银行行长的毛泽民很苦恼。他就去找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主席去汇报。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就文献性地再现了这一精彩的历史镜头。毛泽民在在遵义城的街道遇到了毛主席,有了下面这段经典对话:
泽民:大哥!
主席:啊,泽民,什么事情这么急?
泽民:我有事向你汇报。大哥,你要去哪?
主席:去参加苏维埃大会,边走边说吧!
泽民:好!大哥,如今我们进了遵义城,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很好,但我苏维埃银行行长的工作却不好做呀!我们从苏区带出来的纸币,在遵义根本不好使,商家们只认银元,不认我们的钱呀!市场是一片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