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的教训:失去货币主权、国企被肢解、内需不振、外向型经济、带路党.....

2022-11-18 8313 12
作者: 闻道即行 来源: 大道天下智库公众号

  重发说明:中国将坚持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持续反腐、坚持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事实上,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历史证明,每一个朝代都以“均贫富、分田地”而兴,以少数人占据巨额财富而亡。

  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发达、最文明、最富裕的国家。但是,在清朝统治的两三百年里,东西方来了一个颠覆。

  因此,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非常重要。本文分八个部分:

  1、精英堕落,官风不正

  2、国企被肢解

  3、货币失去主权

  4、贫富分化,内需不足

  5、外向型经济

  6、通货膨胀,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7、东林党和带路党

  8、满清入关,中华民族陷入低谷

  一个社会的堕落,是从精英的堕落开始的。

  1. 国家的堕落,从官风不正开始

  大明王朝开国之初,以开国皇帝的勤政爱民,和士大夫们的犯颜直谏闻名。

  皇帝深知民间疾苦,百姓的不易,因此给明朝官员的工资水平是很低的,作为补偿,规定官绅不纳粮,有免税的优惠。同时,对贪污受贿的,处罚非常严厉。

  为改变元末官员深入骨髓的贪腐之风,朱元璋1385年发布了《大诰》,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明朝前期的官员,虽然不乏贪腐,但总体上还是比较重气节名誉。就算在松江这样的富庶地区,当地周氏曹氏蒋氏这样世代官宦的名门,生活水平也就中等人家等级。谁要敢做官时贪图享受经营产业?必然会被集体鄙视。

  而在朝堂之上,明朝的大臣们也经常据理力争,让皇帝下不了台,以犯颜直谏为傲。明朝的大臣甚至以在朝廷挨打为荣,认为这是名垂青史的好机会。

  但随着明朝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一切向钱看的风气流行,传统信仰被全冲得七零八落。官员忙着买田置地,甚至借权势插手各类生意。社会风气大变。

  《新会县志》记载:明代早期时,如果有清官辞官回家,乡邻们都引以为荣。但到了嘉靖年间时,如果官员回乡后没带回钱,必然要被街坊四邻嘲笑,“清官”几乎成了“傻官”的代名词。

  失去了信仰的社会,就只能以金钱为信仰。塌方式腐败就由此开始。

  亡国之前面对崇祯哭穷的大臣们,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一顿抄家,竟抄出七千多万两白银。

  2、国企被肢解

  明朝初期,造船等重大产业收归国有,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以全球最先进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独霸从东亚至阿拉伯海的贸易。

  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宣扬明朝的武力军威,建立起庞大稳定的朝贡体系,另一方面打通了海洋贸易线。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