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人:毛泽东遇险后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一代伟人毛泽东虽然多次遇险,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毛泽东的每一次脱险,有的是全凭自己的沉着冷静机智,有的是因友人的帮助,有的是因战友的告知,有的是因警卫战士的保护等等。
在长沙是怎样脱险的
1923年,毛泽东接连发表《省宪下之湖南》(7月1日)和《“省宪经”与赵恒惕》(8月15日),尖锐地批评了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坚持所谓的“湖南省宪法”只不过是想维持其军阀统治,揭露了他对农民运动的压迫。两篇檄文刺痛了赵恒惕。于是赵恒惕政府封闭了湖南自修大学,镇压了水口山工人运动,并开始缉捕毛泽东。毛泽东长沙脱险,是湖南省警察厅厅长刘武为他传递了信息。
刘武,原名刘策成,1883年3月生于湖南新邵县(原属宝庆)。1916年刘策成任湖南第一师范历史教员时,是毛泽东的老师。他在日记中曾写道:“毛润之,意气锐,思非凡,天纵奇才也。”刘策成与赵恒惕有姻亲关系,赵恒惕的侄女是刘策成的儿媳妇。赵恒惕为巩固自己的统治,1923 年10月任命刘策成为湖南省警察厅厅长。刘策成在任湖南省警察厅厅长期间,以名“刘武”著称。因为刘武任警察厅厅长后,常参加赵恒惕政府的上层会议,知道赵恒惕的动向,所以才能把赵恒惕策划逮捕毛泽东的消息透露出来。具体的承办人,是与刘武私交甚密、时任长沙城东区警察署(所)署长的王建屏(又名王钦安)。刘武在赵恒惕召开的警务工作会议上,接受抓捕毛泽东的任务后,立即单独召见王建屏。刘武对王建屏说:赵恒惕要缉捕毛泽东,而毛泽东是我的学生,你设法把这信息传给他,既能使毛泽东脱险,又能使我向赵省长圆满交差。为人正直的王建屏,就把此事交给两个随身警卫。两个警卫当夜前往清水塘通报毛泽东。毛泽东不在家,俩人又赶到仓后街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会址,面告毛泽东。第二天清晨(具体脱险时间约在1923年12月28日至31日之间),毛泽东离开长沙后,王建屏才开始在城内四处搜捕,并把声势造得很大,这是做给政府看,更是做给赵恒惕看。搜捕连续进行了好几天,最后不了了之。综上所述,完全可以这样说,刘武是透露赵恒惕企图逮捕毛泽东的信息传递者,也是毛泽东在长沙脱险的救助者。
许多年后,有位记者在台湾采访赵恒惕,问他当时为何没有杀掉毛泽东?赵恒惕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的能量太大了。”(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赵恒惕至死也不知道是他的姻亲刘武透露的“机密”,更不知道东区警察署署长王建屏玩弄的“交差”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