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农民运动讲习所凭什么不一样?

2024-03-02 1582 0
作者: 星火旅游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文章

  1924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9次会议决定接受林伯渠、彭湃等人的提议,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4年7月3日,第一届农讲所开学,彭湃任主任。

  这一届所址设在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收学员38人,内有女生2人。学员首先多数是参加过革命运动有一定斗争经验的学生,其次是已经接受新三民主义并开始从事农民运动的农民,再次是从事过工人运动的工人。

图片

  第一届农讲所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进行政治课教学;在黄埔军校实施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组织对农村和农民运动的调查。

  据悉,从1924年7月至1925年9月,四届广州农讲所培养了300多名广东各地的农运指导人才,使广东“农民运动有风起云涌之势”。

  但前四届学员“皆取材于纯粹农民子弟”,文化水平较低,也即彭湃所说的“仍然缺少能负起责任的领导者、组织家”。

  为了培养“农民运动全才”,第五届农讲所对入学者知识水平做了比较高的要求,强调入学对象必须是“中学毕业及有相当之程度”者。

  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广州农讲所共举办过六届,而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则是毛泽东。

  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讲所在如今的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举办,旧址原为番禺学宫(孔庙),始建于1370年(明洪武三年)。

图片

  第六届广州农讲所是规模最大、学习时间最长、学科最为全面的一届,周恩来、肖楚女、彭湃、恽代英等著名共产党员任教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学员,在这里学习农民运动的理论与方法,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革命斗争。

  毛泽东除担任所长,负责主持所务工作外,还亲自给学生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程。

  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政治态度作了科学的分析,他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学员受益匪浅。

  他还主编了一套《农民问题丛刊》,一共出版了26种,为推动农民运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毛泽东亲自为该丛刊撰写了序言《国民运动与农民运动》,对农民运动理论作出了积极探索。

  后来,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依据广州办学模式在湖南、江西、湖北、广西等地创办地方性农讲所,故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被称为“中国农讲所的母校”。

图片

  农讲所负责人颜晖表示,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六届广州农讲所培养了近800名农民运动骨干。

  农讲所毕业生“三分之一由中央农民部分派为广东各地特派员,从事工作;三分之二则分遣原籍,从事地方农民运动”。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