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峰:民间文艺学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观探论

2024-02-28 2090 1
作者: 翟峰 来源: 中国作家库

  早在三十年前的1993年,笔者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年时出版的题为《心碑》的一部文集中,当时就通过为该文集撰写《浅论民间文艺学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观》一文,表达了自己对民间文艺学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观的一些个人浅见。于今,在新世纪新时代的新背景下,随着自己对跨越70余年时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和体会,愈来愈感到对民间文艺学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观有新的感悟和认知,不写不快,并希冀通过本文表达。

  于是,即有了如下边学习、边思考、边撰写的如下文字:

  的确,跨越70余年历史时空的毛泽东与习近平,在前后两次文艺座谈会上,站在人民立场上倡导文艺发展方向的重要讲话之遥相呼应,颇感其丰富内涵,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不仅皆一致体现了人民性的与时俱进与开放包容之精神,而且为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我国所有的各类文学艺术之发展,指明了持续前行之清晰方向。

  民间文艺学,作为关于民间文艺的科学研究,兼及对其收集、记录、整理、编集等初步作业的一门科学,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即有其收集、整理之记载。而在其两千一百多年之后的1942年,因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刊布,即迎来中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新纪元。而到两千二百多年之后的新时代,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而使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得以更好伸延,并使之成为新时代民间文艺发展之最强音,其既为我国新时代民间文艺之发展指明了方向,又更加坚定了新时代我国民间文艺工作者为民抒写、为民抒情、为民抒怀之信心。

  (一)

  我国是世界上民间文化开化较早的少数国家之一。

  在先秦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民间文艺作品的收集、整理的记载。而在这以后的漫长年代,我国历代民间文艺工作者们又通过这方面频繁的科学活动,而给后人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不少民间文艺作品,已成为具有世界民间文艺学意义及其科学史意义之珍品。如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处女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著名民间故事,即成为我国在记录时间上最早的民间文献。

  尤其是《红楼梦》,即应系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部最为著名的长篇优秀民间故事。该故事通过对贾宝玉、薛宝钗、贾元春、晴雯、紫鹃、赖大、焦大、贾敬、贾赦、贾政等主要人物的细腻、生动地描述暨刻画,让世人们深入了解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及其人情事故。同时,该长篇民间故事中,因奇妙地融入了多样性地中国古文化之丰富元素,而让世人们通过《红楼梦》引人入胜之梦幻般情节,使之不仅真实感受到了我国清朝中期封建民间社会的大百科全景,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民间文化之深厚底蕴及其多样性。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