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几起几落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邓小平同志在党内三起三落,据说还有外国人说邓小平是“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其实在共产党内,毛泽东同志的落落起起次数远比他人要多。
第一落 1923年6月12日—20日 毛泽东出席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选出由九名委员、五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五人组成中央局。 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 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 , 协助委员长处理中央日常工作。三大通过的 《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 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 并管理本党文件。 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1]也就是说,三大后,毛泽东事实上担任党内二把手。1924年5月10日—15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毛泽东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可见毛泽东在这段时期是中共重要领导人。但1925年1月11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出席代表二十人。四大选举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 陈独秀为总书记。毛泽东未能进入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相当于后来的中央委员会),即从中央主要领导人“落”到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啦。但毛泽东并不在意,仍全力从事革命事业。
第二落 1926 年11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 由毛泽东、彭湃、阮啸仙、易礼容、陆沉、萧人鹄和青年团一人共七人组成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为书记。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在武昌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由于和陈独秀等在农民运动政策方面的重要分歧,1927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改组中央农委, 改组后的中央农委由谭平山、 毛泽东、 陆沉、 周以栗、 蔡以忱、 瞿秋白、 任旭、陈独秀、罗绮园、阮啸仙十人组成。毛泽东失去中央农委书记职务。毛泽东仍坚持正确的农民运动方针。
第三落 1927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 组织新的湖南省委, 由毛泽东等十七人组成, 毛泽东、何资深、夏明翰、李植、林蔚为常务委员, 毛泽东任书记。[4]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提出“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8月12日 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到湖南长沙,组织湖南秋收起义。9月初毛泽东从株洲到安源, 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 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9月9日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9月19日 失利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浏阳文家市,晚上, 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讨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会议经过激烈争论, 通过了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 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 山区, 寻求落脚点, 以保存实力, 再图发展。这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同日中共中央作出再攻长沙的决定,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未执行这个决定。11月初 率部回到宁冈茅坪,开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