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毛泽东特殊时期的诗情词话

2022-12-08 1225 0
作者: 姜长青 来源: 党史博采公众号

  1965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这年中国经济调整胜利结束,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战胜了困难,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经济将自1966年起正式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同时,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更加深入。中国周边也不平静,中国北边与苏联的关系没有好转的迹象,南边越南战争有升级扩大的风险。1965年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较多的一个年份。毛泽东所创作的诗词以及用诗词交友会友,都充分反映了他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和思想。

  一、为陈毅修改诗词

  陈毅是十大元帅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外交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他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和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57年国庆,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和陈毅谈到诗歌方面的事情,说陈毅的诗有些诗味。后来,他们又围绕诗词创作等问题多次交谈。1958年陈毅接替周恩来担任外交部长后,坚定执行毛泽东的革命外交路线,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在国际政治外交舞台上为中国外交开拓了空间,打开了新的外交领域。使得中国在错综复杂、险象丛生的政治局势中,总是以恢宏的大家气度,卓越的外交艺术,掌握主动权。1963年以来,陈毅陪同周恩来开始了访问亚非的万里之行。尤其是1964年,陈毅随同周恩来共访问了亚非欧20多个国家。到1965年为止,中国外交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和中国建交的已有40多个国家,亚非国家占多数。特别是1964年1月中国同法国建交,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这是新中国与西方大国首次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日益增进,并在反帝、反殖、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58年,毛泽东与陈毅在北京留影。

  《六国之行》这组五言律诗,就是陈毅1964年出国访问期间写成的。春、秋两次访问,陈毅共写了十几篇诗作。出访归国,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三届人大会上,毛泽东询问陈毅近期有无诗词作品?1965年春,陈毅把《六国之行》的七篇诗作呈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对其中第一首作了修改,并且加了一个题目:西行。

  西行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海酿千盅酒,山栽万仞葱。

  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1964年至1965年,是世界史上的多事之秋。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日正是赫鲁晓夫下台之时,苏联新政府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彻底分化;美国对越南的战争不断升级;整个非洲也在震荡,世界进入了全球性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时期。尽管陈毅1964年写作该诗时,这一切还没有正式来临,但作者凭借敏锐的政治眼光,肯定早就预见到了这种趋势。从表层语义上看,风雷是指亚非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民族独立运动的风潮像自然界的风雷,但这只是它的直接喻义。更深层来说,它是指整个世界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二者结合起来才是风雷真正的象征内涵。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