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毛主席的小学生”——纪念“军神”诞辰130周年
他学识渊博
战功卓著
他严于律己
不求索取
他关爱群众
情系百姓
他光明磊落
大公无私
他把自己的一切
贡献于党的需要
他把自己
融合于党的事业之中
他毫无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
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赢得了广大军民的爱戴
他在回忆遵义回忆时说:毛主席为了挽救党的事业,在路上不断进行说服教育,不断和三次“左”倾斗争。……重新由毛主席领导军队,在最危险情况下挽救了党。
面对荣誉和功劳,他在生前曾谦逊地说:“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我愿意做毛主席的小学生,为中国人民尽力。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刘伯承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他光荣的一生不愧为一位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不愧为布尔什维克的楷模。
130年前的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重庆一个贫穷人家。
青年时代他投笔从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中,成为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川中名将。
1926年5月,刘伯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刘伯承相继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1955年,他被授予元帅军衔。
一、两次不用麻药的如钢意志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一代名将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的意志力让人惊叹。
然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刘伯承元帅,却在重庆留下了一段比‘刮骨疗毒’更加惊人的真实故事,并因此被誉为‘军神’。”
1916年初,刘伯承奉孙中山之命回到四川,组织武装起义。他奋勇当先,亲临第一线指挥。不幸的是,在攻打城门时,遭到敌人疯狂射击,刘伯承连中两弹,一颗擦过颅顶,另一颗击中右侧太阳穴,从右眼眶飞出,刘伯承当即昏倒在地。
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只好用烟丝堵敷伤口。一个多月后,右眼发炎,后由一位德籍医生施行手术,挖去右眼,装上假眼球。在手术之前,刘伯承突然问医生:“打了麻醉药,以后对大脑神经功能是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他为不影响记忆力,手术时坚决没用麻醉药。
3个小时的手术,他紧紧地咬着手帕,捏紧床单,一声不吭,浑身汗如雨下。
手术后,医生翘起大拇指说:“真不愧为英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