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备荒为人民”——伟人的战略远见,领袖的人民情怀


  俄乌两国是目前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上天的恩赐,有着肥沃的黑土地。

  黑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世界上有三块著名的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还有一块在亚洲——中国的东北平原。

  正因为俄乌两国再粮食生产上的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世界粮食安全风险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今天,当我们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就不能不提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开发和利用东北平原的伟大战略,以及在这一战略指导下知识青年进驻和改造“北大荒”的生产运动对中国粮食安全起到了居功至伟的奠基作用。

  早在1945年,毛主席就把眼光放到了东北大平原的农业发展前景上。1945年12月28日,毛主席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文中指出:“除集中行动负有重大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

  1947年,第一批复转军人开始转战北大荒。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途中路经松嫩大平原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去听说黑龙江是个好地方,真是名不虚传。将来我们在这里好好开发,再开发新疆,中国的粮食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1955年8月,在团中央领导的支持下,北京的青年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自愿垦荒队,来到北大荒艰苦创业。紧接着,来自几个大城市的一些知识青年也到这里扎根立业。北大荒从此成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地。

  1966年3月,毛主席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这是较长时期内,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

  今天,面对世界性的灾难我们更加深了对毛主席战略远见认识和人民情怀的理解,就是国际舆论在研究中国粮食问题时,显然也关注到了这一点。新加坡《商业时报》2022年4月23日发表文章赞扬:“中国曾将数以万计的军人和知识青年派往东北。他们的任务是:将森林夷为平地,修起房子和农场,培育一个能养活十亿人几十年的粮仓。这场运动成功了。这片黑土地成为中国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关键。”

  回顾历史,我们首先应该感恩毛主席,没有毛主席的战略远见就没有今天的“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还要感谢所有“战胜北大荒”的英雄们,感谢他们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邓新顺,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很多人就是干点具体事儿的,总还觉得自己很高明!?
0条回复
历史证明,毛主席是经济大师。说毛主席不懂经济是没有根据的,更可能是以否定来达到推销自己目的。
0条回复
只有毛主席真心为人民为国家。
0条回复
毛泽东思想永远都不会过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毛主席说的话,却好像是现在说的。
0条回复
人民领袖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他惯于、善于从战略、长远及全局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总是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这是古往今来其他的伟人所无可比拟的。
因此,有人这样比喻:毛主席是一,其他人是一后面的零。这零跟在一后面,就是数,就有意义;如果离开了一,它就只是个零,什么也不是。。这样的比喻实在太好了,太有意思了!呵呵……
0条回复
真正的人民领袖,无需鼓吹。
0条回复
北大仓,新疆农业建设兵团,还有全国各边远地区的农垦集团。这就是保障今天中国粮食供应的基石。更不要说水库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种子等等等。
0条回复
备战备荒为人民。现在正合适!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