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话语原创——毛泽东延安时期经典著述初探
[摘 要]毛泽东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贡献者,延安时期毛泽东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到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话语内容和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就是重要的创新成果。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话语创新,启发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两个结合”,主动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路、方法、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话语原创
延安时期,毛泽东不仅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论新阶段》等经典著述就能发现,这些著作不但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指导,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本文聚焦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典著述,重点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话语原创,努力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作出贡献。
一、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结合”的典范
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强调要将“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毛泽东对此有深刻理解,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思想结合,形成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主动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相结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主要有如下含义:第一,严谨治学的态度。中国古代有注释经学的治学方法,实事求是做学问意味着要认真、细致考察文献、经书等。第二,敢于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内圣外王”,强调修身、担责、作贡献,实际上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社会等,主动担当与作为。第三,求实求变的反迷信思想。实事求是要求科学把握事物实质,积极变革现实等,墨子“三表法”、子产“天道远,人道弥”、韩非“参验”等都是实事求是的原初表达。毛泽东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毛泽东深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从1938年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到党的七大正式确定“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他34次使用这一概念。首先,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报告会上对实事求是做了新解释:“实事”即我们要深入理解现实、把握现实;“是”即事物内部的联系,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就是研究,即通过人的能动性开展实践、调研、探索等,主动把实事求是发展成为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过程,有极强的创新意义。其次,毛泽东使实事求是真正回到中国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事”多指真实史料,毛泽东的“实事”则更多地指客观情况、客观需要、客观表现等,是中国国情、中国现实、中国形势的宏观判断与表达,突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的内容。另外,毛泽东讲究“求”,意味着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与把握。最后,毛泽东指出实事求是具有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强调“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使“实事求是”成为人们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到问题、找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