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德:学习毛泽东的大农业思想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看到毛泽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条红线贯彻其中,这就是必须建立大农业。大农业的概念,是指小农业而言。这是中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一条道路。
我读过毛泽东传,还用诗歌的形式写了学习毛泽东传的心得,定名为《感悟记》。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就是要改变中国穷苦人民的社会地位。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民问题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是我们国家的基础。他是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关注的重点。
一、毛泽东出生于农民,他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在韶山跟李漱清老师半耕半读时。一天他向李老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李先生,我看了一些小说和故事书,所有人物为什么都是文官、武将、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
李老师没想到这个小学生就能提出这样大的问题,而且有这样深的见解,他不仅暗暗的感到几分惊讶!少倾,他点头称赞说:“是的,润之,你的看法很有道理!”
毛泽东表示,“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专门写农夫和工匠的书,我甚至想,假如我长大能够写书的话,我一定要写农民的书。写受苦人的书。我一定把种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编印的《毛泽东人生纪实》凤凰出版社第41页)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接受马列主义后,最伟大的创造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的实际是什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百分之八十。这就告诉我们中国革命必须依靠农民,只有把农民织组织起来革命才能成功。
他对农民问题曾做过深入调查研究,对农民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他说:“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并参加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毛泽东文集》一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
他非常重视农农运动,但是当时党的总书记陈独秀就反对搞农民运动。1925年12月1日在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杂志上发表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而后创建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教育农民,组织农会、建立农民武装。
在中国建立农民武装,进行农民战争的不少,但都失败了。而毛泽东为什么能成功?他由马列主义做指导,他认识到农村基层是土豪劣绅霸占“土豪”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必须打土豪分田地。主张得到农民的拥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