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冠逝者超100万,比数字本身更震惊的竟是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统计,当地时间5月17日17时20分,美国再一次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达1000091人,为全球最高。
逝去的100万条生命成为了“悲剧性的里程碑”。
很难想象,要把这100万人的名字逐一刻下来,需要多大的一块石碑;同样难以想象的是,冰冷数字背后有多少悲痛的故事和沉重的教训。
运用大数据对死亡病例增长的几次高峰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一些因素竟然比人的生命还重要。
01.生命 Vs 资本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020年4月——其中,有27.8%,来自纽约市,这不是偶然。
纽约是美国非常重要的航空枢纽,像纽约这样的航空枢纽城市正是美国第一轮疫情的重灾区。
要知道,在疫情蔓延初期,物理空间的阻隔是防止病毒扩散的关键措施。从2020年3月开始,各国逐渐意识到要控制人员的流动,尤其是跨境人员的往来。
然而美国却有些后知后觉,一方面,国际航线的禁飞令迟迟没有出台,另一方面,政府相关负责人却和各大航空公司的CEO频频见面勾兑。
纽约市作为美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首当其冲,飞行员、空乘、地勤人员大面积感染。
然而,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还在后面,不少染病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稍有好转,就继续回到了岗位工作。
按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当时的规定,“只要没有症状就可以继续工作”。许多航空公司都“严格”地执行了规定,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史蒂夫·迪克森在随后的一封解释信中写道,“我们不是公共卫生机构”,言下之意,是想浑水摸鱼。
监管的漏洞之下,航空公司还要求已经感染新冠肺炎的员工“保密”。
达美航空就曾于2020年4月9日向空乘人员发送电子邮件,告诉那些感染新冠肺炎的人“不要通知其他机组人员”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
尽管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政策不尽相同,但是,航空公司的员工普遍反映,他们要么没有被告知何时接触过感染新冠肺炎的同事,要么通知来得太晚。一些航空公司还禁止空乘人员戴口罩。
当时,在纽约机场工作的一位地勤人员,在感染新冠肺炎后,意识到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还曾去找主管说,与同事之间没有保持社交距离并且没有防护装备是不对的。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纸解雇书。
如果说疫情初期,航空公司不顾员工生命安全的做法,还能用美国政府迟滞的防疫政策打打掩护。
到后来,航空公司,甚至开始直接干预美国的防疫政策。
从这张数据图表中,不难看出,疫情发生以来,达美航空公司在游说上的花费较前两年有显著增长。尤其是在2021年第四季度,比往年同期都高出不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